此诗《杂咏(其一)》由清代诗人顾书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首句“日夕一登楼,依人怜王粲”,以“日夕”点明时间,傍晚时分独自登楼,借用了王粲《登楼赋》中孤独、思念之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依人”二字,既指依恋之人,也暗含了诗人对王粲情感的共鸣。
接着,“芳草倏已衰,景物惊频换”,描绘了一幅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画面。芳草从繁茂到衰败,景物不断变换,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遥遥望天末,美人隔河汉”,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眺望远方,却只能隔着银河遥望心中的美人,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不可逾越的距离感。这里运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增添了浪漫与哀愁的色彩。
最后,“达生怀步兵,高咏聊操缦”,引用了阮籍(字步兵)的故事,阮籍因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而采取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与逃避,通过高声吟唱和弹奏琴弦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这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思念、哀愁与逃避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艺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