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坛

窈窕悬僧庐,空山断诸想。

上邻境泬寥,下瞰色苍莽。

猿鹤无宿期,今古契真赏。

坐中风雅谈,林壑散清响。

凉飙洒我发,白云随我杖。

醉卧松下石,不知海月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她独自挂在僧房边,空山中驱散了所有思绪。
上方的邻居境界辽阔,下方望去景色苍茫无际。
猿猴和鹤鸟没有固定的归宿,古今之人在此契合自然的欣赏。
席间风雅的交谈声,回荡在山谷间,清脆悠扬。
凉风吹过,拂过我的头发,白云似乎随着我的拐杖起舞。
我在松石下醉眠,浑然不觉海上的明月已升起。

注释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美好。
悬:悬挂,此处指高挂。
僧庐:僧人居住的房屋。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
泬寥:空旷、寂静。
瞰:俯瞰。
猿鹤:猿猴和鹤鸟。
契:契合,符合。
风雅:文雅,有教养。
清响:清脆的声音。
飙:疾风。
发:头发。
杖:拐杖。
醉卧:喝醉后躺下。
海月:海上之月,象征远方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远的山中禅寺景象。"窈窕悬僧庐"写出了寺庙坐落在险峻山崖之上的秀美,给人以神秘之感。"空山断诸想"则传达出山中宁静能使人忘却尘世烦恼的特点。上句"上邻境泬寥"描述了高处环境的开阔与寂静,下句"下瞰色苍莽"则展现了山下的辽阔景色。

诗人感叹自然与禅意的契合,"猿鹤无宿期,今古契真赏"表达了对这种永恒与和谐的欣赏。在这样的环境中,"坐中风雅谈,林壑散清响",诗人们在交谈中,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增添了诗意。"凉飙洒我发,白云随我杖",凉风吹过,白云飘荡,诗人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心境悠然。

最后两句"醉卧松下石,不知海月上",诗人沉醉于美景,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逝,形象地展示了他对这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坛的幽深与诗人的心境,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登谢客岩

巀嶭镇九斗,赑屃挟五丁。

飞霞适何来,缥缈开殊庭。

永怀谢康乐,坐啸山水城。

旷代得真契,登临有馀情。

松风洒六月,使我毛骨清。

猿鸟亦仙意,人生胡营营。

石麟卧荒麓,问此谁氏茔。

野老向我言,其人昔公卿。

珠玉照黄壤,送者冠盖倾。

华朽变百年,所宝非修名。

乃知钟鼎贵,不如芝薇馨。

所以世外人,返老还吾婴。

倚杖空叹息,洞口云冥冥。

形式: 古风

答陈植父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

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同。

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

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葛岭

不读霍光传,炫然桃李门。

湖山变朝市,烽火满乾坤。

胆落冰天骑,魂飞瘴雨村。

春风吹秀麦,误国竟何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赋双松堂呈薛监簿

宿觉山中有双松,一朝劫烬鳞鬣空。

端明堂前有双松,至今古色摩苍穹。

此物受命本千岁,扶持若有神始终。

天留贞质表文献,厖言幻学宁女容。

昔贤种松如种德,柯叶馀事根本丰。

百年封植雨露饱,厥声大肆鸣笙镛。

掀髯相视雪贸贸,拥盖对立云童童。

不知天地有黄落,玄冥失柄春无功。

闻孙峨冠立松下,典刑如侍乾淳翁。

昂藏见谓廊庙具,夭矫亦有山林风。

棱棱铁面不可犯,麾去秦爵如飞蓬。

綵衣奉酒列清影,森森头角皆虬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