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丞相

中兴论相得耆英,进退能为国重轻。

有望临人山泰华,无私待物器权衡。

两朝礼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

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时生死极哀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中兴时期,贤臣相互支持,进退之间都能关乎国家的安危。
他有望成为像泰山、华山一样的领袖,对待万物公正无私,如同衡量器一样公正无私。
他在两朝都以相同的美德赢得了尊重,众多人才都信赖他,视他为最真诚的依靠。
自古以来,真正的大臣去世很少,他的生与死都体现了极大的荣耀和哀荣。

注释

相得:相互支持,配合默契。
耆英:年高德劭的杰出人物。
泰华:泰山、华山,比喻崇高的地位。
器权衡:比喻公正无私,公平判断。
同德:相同的美德。
至诚:极尽忠诚。
薨位:古代称诸侯之死。
哀荣:哀痛与荣耀并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陈丞相而作,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哀思。诗中首先赞扬了陈丞相在国家中兴时期的重要作用,他无论是进是退,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体现了他的深沉智慧和高尚品格。接着,诗人将陈丞相比作泰山和华岳,象征其威望和德行如同高山峻岭,公正无私,如同衡量万物的权衡,令人敬仰。

诗中提到两朝君主都因陈丞相的美德而礼遇有加,众多贤才也对他寄予厚望,显示出他对朝廷和士人的深远影响。最后,诗人感慨自古以来像陈丞相这样地位崇高的元老去世者极少,他的生与死都充满了极大的荣耀和哀痛,表达了对陈丞相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挽郑禹功

山海淮壖利,吾徒职骏奔。

长官惟我在,同事只公存。

句法深深见,心宗细细论。

清风今已矣,微月耿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挽郑禹功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挽晁恭道侍郎二首(其二)

往日趋金马,中年剖玉麟。

论思贰卿事,歌咏别都民。

久矣穷诸妄,归欤契一真。

东园尊俎地,俯仰迹成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晁恭道侍郎二首(其一)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

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

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

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