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禹功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郑公的高尚情操超越了陈雷,告别姑苏后再次踏上归程。
他的字迹横斜,看到它让人感到欣喜;然而讣告的消息却令人悲伤不已。
我深知一切如泡影般消逝,他却从容地来到江湖边。
世俗的眼光无法真正理解他,他在无生无灭的境地中咏唱着回归的诗篇。

注释

高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陈雷:比喻前人的典范或难以超越的成就。
讣音:死亡的通知或讣告。
泡影:比喻短暂虚幻的事物。
咏归:吟咏归去,寓意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郑禹功所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郑公高尚节义的敬仰和对其突然离世的深切哀悼。首联“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描绘了郑公的高尚品德超越常人,以及诗人与他分别时的悲痛心情。"书迹横斜良足喜"回忆了他们过去的交往,字迹虽已不在,但友情犹在,令人欣慰;然而“讣音曲折可胜哀”又揭示了郑公不幸去世的消息,让诗人悲从中来。

颈联“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泡影,暗示郑公的生命如泡影般消逝,而他的精神却仿佛从江湖间飘然而至,让人感到他的存在并未真正离去。尾联“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认为只有在生死之外,才能真正理解郑公的精神,并借此寄托对他的赞美和怀念,以“无生灭处咏归哉”表达对永恒精神的追寻和颂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扬了郑公的人格魅力,又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哀思,展现了曾几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挽晁恭道侍郎二首(其二)

往日趋金马,中年剖玉麟。

论思贰卿事,歌咏别都民。

久矣穷诸妄,归欤契一真。

东园尊俎地,俯仰迹成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晁恭道侍郎二首(其一)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

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

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

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梁元功

朋俦大半白头新,臭味同流少似君。

交契虽深淡如水,宦情何翅薄于云。

安知暮景莺声谷,遽作高原马鬣坟。

忍向西风歌薤露,略无好语颂清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挽梁元功谏议

岂弟更三郡,题评冠一乡。

绳愆御史疏,补阙谏臣章。

直叹牙弦绝,明嗟魏鉴亡。

皇情应震悼,追贲盛龙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