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蒲庵长老韵二首(其一)

一刖老禅三载馀,每怀溪上笑谈初。

春山细雨沾乌帽,晴日闲华堕碧疏。

九日登高曾有约,二王小楷未能书。

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尘少涤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诗《次蒲庵长老韵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旧时与禅师在溪边交往的怀念以及未能履行约定的遗憾。首句“一刖老禅三载馀”描绘了禅师年事已高,时间流逝之感,"刖"字可能暗示禅师经历了一些变故。次句“每怀溪上笑谈初”回忆起当初溪边轻松愉快的交谈场景。

第三句“春山细雨沾乌帽”通过春雨中的乌帽,形象地刻画出僧侣的形象,以及诗人对那段宁静时光的留恋。第四句“晴日闲华堕碧疏”则描绘了晴天里花儿飘落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静美和禅意。

第五句“九日登高曾有约”提到未能实现的重阳登高之约,暗含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未能践诺的自责。最后一句“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尘少涤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经常拜访禅师,心灵尘埃未能得到彻底洗涤的深深愧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怀念,以及自我反省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12)

乌斯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孝子诗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

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

山中父老怀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

鹤年避乱东海头,年深道阻生烦忧。

乱靖还寻武昌路,泪痕滴满先翁丘。

彷徨改葬樊山侧,不惜黄金换沙石。

此身尚在天地间,何事能令慰朝夕。

卜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难下棺。

仰首呼天雨中拜,雨为阁驻阴云端。

葬后仓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

是时送葬纷如云,祭奠争趋墓边路。

母困干戈生别离,儿大母死才得归。

但闻母死葬村落,问人葬地俱不知。

村落蓬蒿暗荒土,数月走寻心独苦。

焚香祝母如有灵,为报沉沦在何许。

梦中忽见别时容,步上高堂言未终。

牵衣恸哭自惊觉,清晨起接邻家翁。

翁言昨夜梦而母,亲出房栊赠尊酒。

梦间此夕精灵通,早晚应当见枯朽。

共披荆棘凌风霜,平地有坎疑有藏。

洒饭陈辞属深土,遗骸果见生辉光。

恐认他人心臲?,啮血淋漓试枯骨。

枯骨通红知可征,一齿当门正如漆。

重制衣冠新作坟,迁葬母骨安母魂。

积恨谁知满胸臆,烈风顿扫空中云。

丁鹤年,病且癯,何异常人七尺躯。

丁鹤年,能读书,何人不解探玄珠。

一片精诚独如此,回首世人空有子。

形式: 古风

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其一)

涉江采新绿,揽之不成欢。

我心独何苦,临风屡弹冠。

无心问明月,有怀如长川。

且歌拟招辞,采芝向商颜。

形式: 古风

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其二)

商颜有神芝,岂徒乐苦饥。

可以起沉疴,可以滋容辉。

乞身在强健,行乐须及时。

愿言赋归来,慰我朝夕思。

形式: 古风

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其三)

夕思苦长夜,欹枕听征鸿。

征鸿为稻粱,南北何憧憧。

相随有流水,莫比情无穷。

起来步檐下,倚遍青青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