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其三)

夕思苦长夜,欹枕听征鸿。

征鸿为稻粱,南北何憧憧。

相随有流水,莫比情无穷。

起来步檐下,倚遍青青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郑渊的诗《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其三)》以夜晚长思和征鸿南飞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夕思苦长夜"描绘了诗人夜晚思绪万千,难以入眠的情景,"欹枕听征鸿"则通过倾听鸿雁的叫声,寄托对友人的遥想。"征鸿为稻粱,南北何憧憧"进一步借鸿雁为了觅食而南北奔波,暗示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相随有流水,莫比情无穷"运用流水比喻无尽的思念,暗示友情深厚,超越物质追求。最后两句"起来步檐下,倚遍青青松"则通过起身在屋檐下漫步,倚靠青松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孤独又坚韧的心境,以及对友人持久不变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珍视。

收录诗词(5)

郑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从宋濂学,以古文名于时。性至孝。母疾,思食西瓜,既食而卒。后,每见瓜则泣,终身不食西瓜。人称贞孝处士

  • 字:仲涵
  • 籍贯:浦江
  • 生卒年:1326——137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其四)

松月流光精,照我双瞳青。

千里共徘徊,两情正交并。

取琴弹《别鹤》,弦寒不成声。

谁知扬州地,亦隔牛女星。

形式: 古风

杨褒忠公墓

步出城南门,来吊褒忠墓。

墓高三四尺,棠梨已无树。

昔人重忠节,尸祝掞崇宇。

自从兵甲兴,万物散风雨。

碑为攻城炮,屋作临冲柱。

凄凉今日事,岂异金源苦。

冢傍新骨多,狼籍相撑拄。

饥乌啄人肠,飞过淮河去。

形式: 古风

过磊石

洞庭五月凉气多,轻风卷浪生微涡。

小船挂帆不荡桨,后船来和前船歌。

月白船头大鱼出,天青水底悬星河。

千里故人不在眼,有酒欲饮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上院判

浩荡风云气,英雄虎豹姿。

飞霜看下令,甘雨望兴师。

破的千人骇,横戈万马驰。

虎豹开列校,龙节镇边陲。

城晓霜清角,天秋月满旗。

山河百战外,人物再生时。

细柳春营肃,崇莲夜漏迟。

威行知不犯,事定契无为。

公议皆归德,深恩欲颂诗。

自惭生也晚,况复数逢奇。

李早汾阳识,苏求太尉知。

热非炉上炙,天笑井中窥。

大业今伊始,偏城岂足羁。

会须盟券铁,勋业冠彤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