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定慧,为声闻,布金地于祗园,六通朗彻;
或净名,或缘觉,转法轮于鹿苑,五蕴圆明。
此联描绘了佛教修行的高深境界与智慧的展现。上联“为定慧,为声闻,布金地于祗园,六通朗彻”中,“定慧”代表了佛教修行中的定力与智慧,是修行者达到内心平和与洞察真理的关键。“声闻”则是指通过听闻佛法而悟道的修行者。这句描述了在祗园(佛陀讲经说法之处)铺设金地,象征着佛法的珍贵与庄严,同时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的光明透彻,意味着修行者已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下联“或净名,或缘觉,转法轮于鹿苑,五蕴圆明”中,“净名”与“缘觉”均为佛教中的修行者类别,分别代表通过清净的内心与因缘所感而觉悟的修行者。鹿苑(即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轮之处)是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地点。这句描绘了在鹿苑转动法轮,传播佛法,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圆满明了,意味着修行者已经彻底理解并实践了佛法,达到了内心的和谐与宇宙真理的洞悉。
整体而言,此联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层次与成就,从个人内心的定慧到广泛传播佛法,从浅层的听闻到深入的悟解,体现了从个体到普世的修行过程与最终的智慧圆满。
不详
劳在殿廷,功在学校,忧在国家,志业未全伸,薄海久思贤宰辅;
不设城府,不立门庭,不分畛域,丰神忆初睹,曲江如对古名臣。
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
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
姓字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
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
洛蜀任分门,惟楚有才,增赋肯凭官似虎;
河淮方夺路,如尊乃勇,拯民忍使国无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