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稚春杜少陵诗集

十年萧萧去武林,橐中唯有谪仙吟。

君今失意还山窟,少陵诗集如明月。

自怪平生每相似,穷愁嗜好亦如许。

饭颗山头旧相逢,安得娟娟同处所。

故人语我明年冬,或骑大马长安中。

或倚书楼头如蓬,即见双剑终然同。

我闻此语欢且剧,视君状貌如其笔。

两目津津可终遁,此物应藏月鱼室。

月鱼文字非时好,已问菟裘吾将老。

绿烟亭下黄花时,两手抱取归柴扉。

形式: 古风

翻译

十年光阴匆匆流逝,离开武林的我只剩下了被贬谪的诗篇。
如今你失意归隐山林,杜甫的诗集如同明亮的月亮照耀。
我惊讶于一生与你如此相似,困苦和爱好都如此相同。
曾在饭颗山头重逢,何时能共处那美好的地方。
朋友告诉我,明年冬天,你或许会在长安骑着大马。
或是倚在书楼之上,就像蓬草随风摇曳,那时我们终将重逢。
听到这些话,我既欢喜又激动,看你容貌如读你的笔墨。
你的眼神充满生机,这宝物应藏在月鱼室中。
月鱼文字并非一时兴起,我已打算在菟裘养老。
等到绿烟亭下菊花盛开时,我会亲手将它们带回简陋的家门。

注释

武林:指杭州,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谪仙人’。
失意:遭遇挫折,不得志。
少陵: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
饭颗山:地名,与后文的‘柴扉’呼应,表示田园生活。
娟娟:美好,形容月光或女子容貌。
大马:象征身份或地位。
书楼:读书的地方,古代士人的居所。
月鱼室:可能指书房或藏书之处。
菟裘:古地名,比喻退隐之所。
绿烟亭:亭子名,可能位于有花草的环境。
黄花:菊花,象征秋天或隐逸生活。
柴扉:简陋的木门,常用于描述乡村生活。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亦之的《戏题稚春杜少陵诗集》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失意归隐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之作。首句“十年萧萧去武林”,描绘了友人远离繁华都市的落寞情景,十年光阴匆匆而过。接着,“橐中唯有谪仙吟”暗示友人虽身处逆境,但心中仍怀有李白般的才情。

“君今失意还山窟,少陵诗集如明月”两句,以杜甫的诗集比喻友人的才华如同明亮的月亮,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照亮前行之路。诗人感叹自己与友人境遇相似,“穷愁嗜好亦如许”,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共鸣。

“饭颗山头旧相逢,安得娟娟同处所”回忆了与友人在平凡生活中相遇的情景,希望能共享宁静美好的时光。接下来,诗人想象未来与友人重逢的场景,或是“骑大马长安中”,或是“倚书楼头如蓬”,都充满期待。

最后,诗人以“两目津津可终遁,此物应藏月鱼室”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认为他的诗作如同珍宝,应妥善收藏。诗人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即使岁月流转,仍愿与友人共度余生,如“绿烟亭下黄花时,两手抱取归柴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状态和诗人自己的感受,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致政吴丈和林县丞丹桂非时之什

青山湖上宅,丹桂月边枝。

菊蕊元同日,桐花却并时。

笼鹅翁不俗,蜡凤子多奇。

须信三秋好,先从数月期。

蓝田一厅壁,黄卷五男儿。

问礼当年事,芹宫未颂僖。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馀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在目中辄赋短篇纪所闻也

尝阅淮南图,萧萧草屋少人居。

及读广陵集,恻恻我心欲垂泣。

吁嗟恋乡国,生死不肯去。

边笳才一动,杀几先此土。

可怜此土人,父子无白头。

不死于饥即死战,性命只在道旁沟。

更闻维扬有鬼市,铜钱须臾变为纸。

都缘白日杀人多,所以冤魂有如是。

君侯壮思凌云空,青衫匹马戎幕中。

当时辕门眼所见,长歌短歌泪如线。

少陵岖崎夔峡路,一切悲愁托诗句。

至今太史不足凭,惟有此诗为可据。

绍兴辛巳淮楚功,纷纷予夺或异同。

他年石渠访遗事,为说东阳有蔚宗。

形式: 古风

和李监仓欲游龙卧山以海风大作不果往

枉蒙龙卧篇,如睹藤萝境。

十年招隐士,欲到此山顶。

坐石诵离骚,掬水弄清影。

无人同荷锄,长愧林下景。

昨者逢李侯,一笑便欢领。

为言有明月,公事且暂屏。

骑驴学贾岛,扪虱唤王猛。

双镳云外来,斜帽不须整。

夜投招提宿,听雨寒更永。

论文到昌黎,说诗笑匡鼎。

闷人数日风,何时发深省。

形式: 古风

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腊梅好好花枝閒,官亭楚楚岁事阑。

思量穷冬损情思,感激芳意生容颜。

孤标不是如许骨,野落可能禁此寒。

谁信鱼盐屈诗客,三更绕树兴未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