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武帝三教诗

心源本无二,学理共归真。

四执迷丛药,六味增苦辛。

资缘良杂品,习性不同循。

至觉随物化,一道开异津。

大士流权济,训义乃星陈。

周孔尚忠孝,立行肇君亲。

老氏贵裁欲,存生由外身。

出言千里善,芬为穷世珍。

理空非即有,三明似未臻。

近识封歧路,分镳疑异尘。

安知悟云渐,究极本同伦。

我皇体斯会,妙鉴出机神。

眷言总归辔,回照引生民。

顾惟惭宿植,邂逅逢嘉辰。

愿陪入明解,岁暮有攸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释智藏所作的《奉和武帝三教诗》。诗中探讨了佛教、儒家和道家三种哲学思想的融合与统一。诗人以“心源本无二,学理共归真”开篇,强调各种学说在本质上的相通与一致。

“四执迷丛药,六味增苦辛”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指出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迷惑,如同在众多药物中寻找解药,或是在六种味道中分辨苦与辛,暗示了寻求真理之路的艰难。

“资缘良杂品,习性不同循”则进一步阐述了不同人因不同的经历和习性,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会有不同的选择和路径。

“至觉随物化,一道开异津”表达了最终觉悟者能够顺应万物变化,找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实现内心的和谐与统一。

“大士流权济,训义乃星陈”中的“大士”指的是佛家的大菩萨,通过权宜之法度化众生,“训义乃星陈”则表示教导的义理犹如繁星般璀璨,丰富多样。

接下来的几句“周孔尚忠孝,立行肇君亲”、“老氏贵裁欲,存生由外身”、“出言千里善,芬为穷世珍”、“理空非即有,三明似未臻”、“近识封歧路,分镳疑异尘”、“安知悟云渐,究极本同伦”等,分别引用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观念,展现了不同学说间的相互关联与互补。

最后,“我皇体斯会,妙鉴出机神”表明皇帝理解并欣赏这些哲学思想的融合,“眷言总归辔,回照引生民”表达了对皇帝智慧的赞美,以及希望他能引导民众走向正确的道路。

“顾惟惭宿植,邂逅逢嘉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谦逊态度,以及对遇到如此良机的感激之情。“愿陪入明解,岁暮有攸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皇帝一同深入理解这些哲理,并期待未来有所作为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释智藏深厚的哲学功底,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释智藏(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受戒诗

泬寥秋气爽,摇落寒林疏。

风散飞廉雀,浪动昆明鱼。

是日何为盛,证戒奉皇储。

愿陪升自在,神通任卷舒。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三洲歌

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旁流。啼将别共来。

长相思。

形式: 古风

初入山作诗

寒谷夜将晨,置赏复寻真。

方坛垂密叶,澈水渡朱鳞。

杏林虽伏兽,芝田讵俟人。

丹成方转石,炉变欲销银。

当知胜地远,于此绝嚣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五仙诗五首(其一)保命府丞授诗

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

仰携高真士,凌空驭绿轺。

放彼朱霞馆,造此尘中僚。

有缘自然会,不待心翘翘。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