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对雪》由金代诗人朱自牧所作,描绘了在雪天中诗人独自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状态。
首句“寂寂袁安舍,柴门雀可罗”以袁安卧雪典故起笔,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袁安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臣,相传大雪封路时,他家门前积雪甚厚,但袁安却能坚守节操,不为外物所动。此处借以表达诗人面对严冬之雪,内心依然保持高洁与宁静。
“青毡无旧物,黄竹有新歌”两句,通过对比旧物与新歌,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变迁。青毡代表的是过往岁月中的物品,而黄竹则暗示着新事物的诞生,新歌则是诗人此刻的心声,表达了在雪天中寻找灵感与创作的喜悦。
“罢饮瓢仍弃,供吟笔旋呵”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罢饮意味着放下酒杯,放弃暂时的欢愉;瓢的弃置和笔的使用,则体现了诗人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追求的过程。旋呵则是对寒冷天气的应对,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即使在严寒中也坚持创作的精神。
最后,“殷勤埽荒径,尚忆子猷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人子猷(即王徽之,东晋文学家)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清扫荒径不仅是为了迎接访客,也是为了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与创作灵感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坚守,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