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野暴雨作,迟晴方戒行。
溪山百里秀,气象一番清。
于役途虽远,祛虑意自平。
民田况交隶,足以慰予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家乡,前往远方执行公务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出野暴雨作,迟晴方戒行”描绘了出发时的天气状况,大雨过后,等待着的是一个渐晴的旅程。接着,“溪山百里秀,气象一番清”则赞美了沿途美丽的山水风光,以及雨后清新宜人的景象。
“于役途虽远,祛虑意自平”表达了诗人虽然路途遥远,但心中却无忧虑,可能是因为对即将完成的任务充满信心,或是对即将见到的事物感到期待。最后,“民田况交隶,足以慰予情”则点明了此行的目的与意义,即关心百姓的田地和生活,这种关怀足以让诗人感到满足和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公务的认真态度和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在艰难环境中保持乐观和平静的心态。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路转方塘口,塘莲云不如。
孤芳已难值,秀色况非馀。
及鉴波平后,飘香雨过初。
泥途忧溅污,顽鹜仗谁祛。
隐隐苍山壁,蜿蜒此蛰身。
物生多有象,人附即为神。
头角千年古,威灵一境伸。
确然难以诘,立马为逡巡。
一阵阴云一雨来,驱除烦暑洒尘埃。
山川固不为迎合,岂是先知地主回。
欲及乾元节,登遐诏忽翻。
万方钧疾痛,三纪被仁恩。
气象河山惨,光华日月昏。
小臣忠未效,饮泣望昆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