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山叠叠石齿齿,山色溪声三十里。
霜馀木叶半丹青,道上松风杂宫徵。
舍车而徒度险艰,迩来趼足愁跻攀。
官闲无禄与王事,不妨拄杖对潺湲。
这首宋朝诗人陈天麟的《石壁道中》描绘了一幅山间行旅的画卷。首句“云山叠叠石齿齿”以叠词和比喻手法,生动展现了山路崎岖、山石嶙峋的景象,如同牙齿般交错排列。接下来的“山色溪声三十里”则强调了沿途景色的连绵不断,山色与溪水声交织成三十里的自然交响。
“霜馀木叶半丹青”描绘了秋霜过后,树叶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犹如丹青画卷,富有诗意。诗人行走于“道上松风杂宫徵”,将松涛声比作宫廷音乐中的徵音,增添了道路的宁静与高雅气息。
“舍车而徒度险艰”表达了诗人放弃乘车,徒步翻越艰难险阻的决心,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迩来趼足愁跻攀”又透露出旅途的疲惫,脚底生茧,攀登之路令人忧虑。
最后两句“官闲无禄与王事,不妨拄杖对潺湲”揭示了诗人的心态,即使官场清闲无职,也愿意借此机会享受山水之乐,静静地听那流水潺潺,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不详
春馀暑气已骎骎,唤取胡床坐柳阴。
风里禽声来木杪,日斜树影倒溪心。
不知昨夜雨多少,幻出数峰云浅深。
老子此间殊不恶,为收佳趣入微吟。
佳木寄深坞,自与春有期。
幽姿谁复省,轩轩颇矜持。
真赏傥已逢,清香袭人衣。
士为知己死,此语良不欺。
山疑梦里槐安国,僧住壶公小隐天。
门横一水与世隔,不知鱼鼓今几年。
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
朝阳滉漾水朦胧,晓烟横抹天微风。
三十六峰不著色,点缀淡墨排秋空。
小山连延大山倨,林深无人但云树。
平生爱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无住。
黄山之路何攲危,黄山之溪何涟漪。
登山度水亦劳止,正要行役发吾诗。
仙家与世不相远,径入桃源亦良便。
向来父老亦尝行,竹箨桃花大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