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岸送北使诗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

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

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

海上春云杂,天际晚帆孤。

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凫。

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 这四句诗中,“行人”指的是要离开的人,而“送客”则是送别的自己。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动静交错的情景。"观涛"通常指的是观赏波涛,这里可能暗示着送别之地是一处可以远眺江海的地方。"郊赠衢"则表明这次分别是在郊外的小路上进行的,"衢"是古时候的小巷。

"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 这四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汀洲"是水边的小块陆地,这里的浪已经平息,表明送别时的环境十分平和。"邗江"则是一条河流,它的路不再弯曲,这可能象征着送别后的一段直行无返的旅程。"亭嘶"指的是马在亭子里悲鸣,而"背枥马"则是诗人回头望去,看到的是马匹背对着自己离去的场景。"樯啭向风乌"中的"樯啭"形容马的声音,而"向风乌"可能暗指着送别时天色已晚,乌鸦开始飞翔。

"海上春云杂,天际晚帆孤。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凫。" 这四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情感的抒发相结合。"海上春云杂"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变化无常的情境,"天际晚帆孤"则强调了送别时日已西沉,帆船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显得格外孤独。"离舟对零雨"描绘的是一场细微的雨水,而"别渚望飞凫"则是诗人站在岸边,看着那些可能象征着离去之人的鸟儿飞翔而感慨。

"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送别之情的深切理解和共鸣。这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悲伤,而是普遍的人性共同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淡远而又深长的情怀,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寄寓深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4)

阴铿(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 字:子坚
  • 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 生卒年:约511年-约563年

相关古诗词

五洲夜发诗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开善寺诗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

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

栋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

淹留惜未及,幽桂在芳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行经古墓诗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迥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沈。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