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历史英雄谢安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联“一曲清歌送谢安,青云天上忆弹冠”以清歌起兴,表达了对谢安的怀念,仿佛在青云之上,他正弹冠自喜,意气风发。颔联“千秋苜蓿归秦垒,九伐威仪肃汉官”运用典故,赞颂谢安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他如同千年的苜蓿,归于秦地,其九伐之威仪使汉官肃然起敬。颈联“涿鹿月连弓影合,卢龙霜落剑花寒”通过涿鹿和卢龙这两个地点,展现了谢安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月光下的弓影与霜降中的剑花,都象征着他的英勇与智慧。尾联“明时自笑终童老,欲请长缨愧羽翰”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明时,却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无法像谢安那样建功立业,内心充满遗憾与自责。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