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荒村日晴雪犹积,系缆焦公山下石。

江翻断崖石破碎,瘗鹤千年有遗迹。

瘦藤百级跻上方,浮玉南北江中央。

樯竿如林出烟浦,酒船远与帆低昂。

老鸱盘风舞江面,杀气淮南望中见。

神龙只合水底眠,为洗乾坤起雷电。

观音岩前竹十寻,大士不死知此心。

醉归更唤殷七七,剩种好花开鹤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韩元吉在隆兴甲申年闰月游览焦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荒村日晴雪犹积”展现了冬日阳光下的荒凉村庄,积雪未消,环境清冷。接着,“系缆焦公山下石”写诗人泊舟焦山脚下,暗示旅程的开始。

“江翻断崖石破碎”描绘了江水冲击崖岸的壮观景象,以及千年鹤瘗的遗迹,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瘦藤百级跻上方”则写出诗人攀爬险峻山道的情景,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浮玉南北江中央”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开阔和船只的众多。

“樯竿如林出烟浦,酒船远与帆低昂”运用比喻,形容江上帆影点点,犹如林立的樯竿,远处的酒船与帆影高低起伏,画面生动。接下来,“老鸱盘风舞江面”以老鹰翱翔江面的形象,渲染出一种苍凉而神秘的气氛。

“杀气淮南望中见”一句,可能暗指战事或阴郁的气息,诗人从淮南方向眺望,感受到一股紧张的氛围。“神龙只合水底眠,为洗乾坤起雷电”借神龙喻指壮志豪情,表达诗人期待变革的决心。

最后,“观音岩前竹十寻,大士不死知此心”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以及诗人坚守内心信念的决心。“醉归更唤殷七七,剩种好花开鹤林”以饮酒作结,诗人醉后仍不忘种植花木,希望在鹤林中留下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焦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历史感慨,展现了宋人游历山水间的豪情与哲思。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雪中从邢怀正乞酒

櫑具高拄颊,风尘客长安。

长安不宜客,岁暮仍苦寒。

夜闻阴风喧,晓看雪漫漫。

天公非恶剧,笑我貂裘单。

坐令歌南山,白石空巑岏。

正不妨我啸,凭高事遐观。

四海同一云,更觉天地宽。

平湖发远景,松竹如龙鸾。

巉然两峰高,玉峙峨琼冠。

缅怀邢公子,重城有家园。

水石带林沼,幽亭厌云端。

仙妆映疏梅,秀色若可餐。

璇题散冰箸,晶盐贮牙盘。

清歌出绝唱,笔閒走波澜。

几欲泥君饮,持杯听幽兰。

君家碧琳腴,到手无复残。

正岂须羔儿,尚能追清欢。

蹇驴不敢出,强作哦诗酸。

诗成不能寐,起舞清夜阑。

傥可致曲生,当筑白玉坛。

形式: 古风

雪中以独钓寒江雪分韵得独字

常年待三白,此语未免俗。

谁言岁将徂,一雪自云足。

魃妖与疠鬼,不待巫茢逐。

初喜没马蹄,还惊上牛目。

三日雪不休,冰澌被茆屋。

我贫固无事,尚赋一囊粟。

长饥望年登,政恐麦不宿。

天公岂相撩,馈以万顷玉。

朝来一堪煮,茗碗荐新菊。

窗中有佳致,一水卧寒绿。

城闉阒在眼,况复见岩谷。

相过二三子,共喜醅瓮熟。

狂歌且暂醉,夜半还秉烛。

犹胜杜陵翁,山中掘黄独。

形式: 古风

喜吕令防归

閒居玩编简,萧然罕朋俦。

古士信可佳,欲语不见酬。

岂如平生交,臭味能相投。

别久得会面,笑谈解人忧。

况君复比邻,共此一壑幽。

招邀接步武,文字资讨求。

昨朝喜君来,快若沈疴瘳。

开口四五笑,亹亹谈未休。

鸡鸣任风雨,畴能记穷愁。

因知名教地,至乐真天游。

新凉动梧竹,柴门掩清秋。

三径无杂华,茙葵散金瓯。

年丰鱼蟹熟,樽酒亦易谋。

相过勿厌数,此外俱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寒岩分韵得水字

青山如幽人,不肯住城市。

客从城市来,一见消吝鄙。

平时与周旋,况复非俗士。

我初见南山,秀色纷可喜。

谓言官尘埃,洗涤端在此。

经时未一至,引望若千里。

昨朝得休暇,佳兴难自已。

秋原丽新晴,景物为清美。

独游已不恶,更约二三子。

初从涧壑危,稍入岩石倚。

白云随杖藜,苍烟生屐齿。

主翁亦好事,结茆脩竹底。

庭空百无有,屈曲但流水。

客来了不问,花草自红紫。

岂无一樽酒,欲饮还遽止。

归鞍不可速,吾亦聊洗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