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分韵得水字

青山如幽人,不肯住城市。

客从城市来,一见消吝鄙。

平时与周旋,况复非俗士。

我初见南山,秀色纷可喜。

谓言官尘埃,洗涤端在此。

经时未一至,引望若千里。

昨朝得休暇,佳兴难自已。

秋原丽新晴,景物为清美。

独游已不恶,更约二三子。

初从涧壑危,稍入岩石倚。

白云随杖藜,苍烟生屐齿。

主翁亦好事,结茆脩竹底。

庭空百无有,屈曲但流水。

客来了不问,花草自红紫。

岂无一樽酒,欲饮还遽止。

归鞍不可速,吾亦聊洗耳。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山如同隐士,不愿居住在喧嚣的城市。
客人从城市而来,一见这美景就消除了心中的贪婪和鄙俗。
平时我们常交往,更何况他并非凡夫俗子。
我初次见到南山,满眼秀美的景色令人欣喜。
他说官场的尘埃,洗净心灵的地方就在这里。
长久未能来访,遥望仿佛相隔千里。
昨日有幸闲暇,美好的兴致难以抑制。
秋日原野在新晴后显得格外美丽,景色清新宜人。
独自游览已觉不错,还想邀请两三位朋友同游。
起初沿着山谷险峻的小径,渐渐深入岩石环绕之地。
白云伴着藜杖,青烟缭绕在鞋底。
主人也是爱山之人,在竹林茅舍间修整。
庭院空旷无他物,只有流水弯弯曲曲。
客人来访无需多问,花草自会绽放出红紫。
难道没有一壶酒?想喝又突然停下。
归程马鞍不宜催促,我也暂且洗耳聆听自然。

注释

幽人:隐士。
城市:繁华都市。
吝鄙:贪婪、鄙俗。
南山:南方的高山。
官尘埃:官场的世俗尘埃。
洗涤:净化心灵。
引望:遥望。
休暇:闲暇时光。
丽:美丽。
涧壑:山谷。
杖藜:藜杖,拐杖。
结茆:搭建茅屋。
花草:花花草草。
一樽酒:一壶酒。
聊洗耳:姑且听听,表示不愿参与过多讨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寒岩分韵得水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青山如幽人,不肯住城市”以拟人手法,将青山比作不愿居于尘世的隐士,形象生动。接着写客人从城市来,见到山景后心生欢喜,反映出山的清高与城市的俗气对比鲜明。

诗人独自游览南山,欣赏秀美的景色,期待能借此洗涤心灵上的尘埃。然而,由于公务繁忙,未能常来,相见之难犹如千里之遥。当得空闲之际,他邀约友人一同前往,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在涧壑、岩石间漫步,白云缭绕,青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主人的好客体现在简朴的环境中,没有世俗的繁杂,只有流水声相伴。客人来访,主人不需多言,花草自会增添色彩。虽然有酒,但诗人并未贪杯,而是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让心灵得到净化。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寒食前三日携家至丁山

春事已过半,豫怀风雨忧。

苦无亲朋乐,自携儿女游。

丁山峙城南,老稚载一舟。

狭径登诘曲,轩窗居上头。

遐观接去鸟,俯视临清流。

溪花正烂漫,堤柳绿且柔。

杳霭烟云间,前瞻帝王州。

田野乱棋布,山川莽相缪。

病妻不能饮,取酒自劝酬。

鲜妆谁家妇,造席为我讴。

风光亦可醉,景物似见留。

惜无百金资,买此林壑幽。

岁月实易得,里闾尚沈浮。

归来暮钟响,蘋风动沧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跋北齐校书图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网罗卷轴三千馀,俗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无,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文林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邺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歔。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形式: 古风

道中遇停郊祀诏书

丹诏西来急,沿淮次第知。

应嗟飨帝日,却作视师期。

士苦三年戍,人怀四郡悲。

平戎可无策,帷幄定谁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遗直堂六首(其六)

栋梁乃不取,得地且深植。

妖娆紫薇花,岁晚犹伴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