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汉宫三十六,复道高崔嵬。

皇情极游豫,警跸北之回。

苍螭挟龙辀,风伯清路埃。

羽卫森戛击,玉舆久徘徊。

青娥绝望幸,故宫秋叶催。

举头望霄汉,白露零玉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宫的壮丽景象以及皇帝出行时的宏大场面。开篇“汉宫三十六,复道高崔嵬”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汉宫的规模与气势,仿佛可以看到那连绵不绝的宫殿和高耸入云的复道。接着,“皇情极游豫,警跸北之回”则透露出皇帝出游的兴致与豪迈,警跸声声,显示出皇家出行的威严。

“苍螭挟龙辀,风伯清路埃”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神兽与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皇帝出行的壮观情景。苍螭(传说中的神兽)与龙辀(龙形的车辕)相随,风伯清除道路尘埃,营造出一种神圣而清新的氛围。

“羽卫森戛击,玉舆久徘徊”描绘了仪仗队列的整齐与皇帝座驾的尊贵,羽卫(持羽箭的侍卫)的行列整齐有序,玉舆(装饰华丽的车驾)在宫廷中缓缓移动,久久不愿离去,体现出皇帝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不舍。

“青娥绝望幸,故宫秋叶催”则转而抒发了对皇宫变迁的感慨。青娥(年轻貌美的宫女)对皇帝的希望破灭,故宫的秋叶在风中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王朝的更迭。最后,“举头望霄汉,白露零玉阶”表达了诗人仰望天空,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对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短暂产生了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汉宫的辉煌与皇帝出行的壮观,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得宝子

蓬莱宫中春草绿,君王无事欢不足。

宜春北院小蛾眉,日日霓裳按新曲。

侍女倾心复尽计,歌舞君前不如意。

今年新得太真妃,从此龙颜不胜喜。

望春楼下纥那歌,枉说扬州古铜器。

梨园乐府两部齐,尽歌乐府新歌词。

君门谁道九重远,岁久欢声闻远夷。

渔阳万骑仓黄入,帐中妃子吞声泣。

当时掌上不忍看,玉骨埋时烟雨湿。

属车尘远空邮亭,邮亭牧竖嗟娉婷。

凌波袜在香未绝,万人争看俱伤情。

一朝持入咸阳市,空得千金贾客惊。

形式: 古风

昭君行

汉宫侍女知几千,争妍取宠俱可怜。

谁知恩爱托画手,黄金买得昭阳眠。

昭君自恃玉颜好,未信光阴镜中老。

不知万里嫁胡儿,憔悴蛾眉葬秋草。

忆得昭君初嫁时,含羞忍泪无人知。

胡天漫漫沙漠远,空抱琵琶说别离。

捐金得宠固可耻,委身胡酋不如死。

世间妍丑何曾分,自古贤愚亦如此。

形式: 古风

乌飞曲

江云欲雪江风吹,王敦城头乌夜啼。

云深月暗风转急,惊乌绕树无安枝。

狂风忽来飞不定,夜半无巢何所依。

情知天公有风雨,何不结巢高树栖。

君不见秦氏庭中双桂美,庭乌生雏八九子。

乌生岂不念高飞,托君庭阴飞不起。

那知君家轻薄儿,弹丸脱手两翅垂。

无巢悔不巢巍巍,有巢悔不常高飞,人生祸福难豫期。

形式: 古风

秋兰词

艺兰当九畹,兰生香满路。

纫君身上衣,光明夺缣素。

孤芳一衰歇,凋零湿秋露。

佩服得君子,亦足慰迟暮。

采摘良不辞,新枝忽成故。

向来桃李场,红颜照当户。

纷纷自芳菲,荣枯复谁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