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寺

地胜千岩秀,名高万古存。

丹崖纪灵躅,绀宇蔽祇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

会心多兴趣,随意坐林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这里的景色胜过千座秀丽的山岩,名声流传万世永存。
红色的崖壁记录着神圣的足迹,深蓝色的庙宇掩映在祇园之中。
古老的树木垂下藤蔓的阴影,幽静的池塘倒映着苔藓的痕迹。
在这里,我心中充满乐趣,随意坐在树林之中享受宁静。

注释

地:地点。
胜:优美的。
千岩:众多山岩。
秀:秀丽。
名:名声。
高:崇高。
万古:永远。
存:留存。
丹崖:红色的崖壁。
纪:记录。
灵躅:神圣的足迹。
绀宇:深蓝色的庙宇。
祇园:古代的园林或圣地。
树老:老树。
垂:垂挂。
藤影:藤蔓的影子。
池幽:池塘幽深。
浸:倒映。
藓痕:苔藓的痕迹。
会心:领会心情。
多:很多。
兴趣:乐趣。
随:随意。
坐:坐下。
林樊:树林中的篱笆或自然环境。

鉴赏

这首宋诗《宁国寺》描绘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寺庙景象。首句"地胜千岩秀"赞美了宁国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山岩峻峭,景色秀丽。次句"名高万古存"则强调了寺庙历史久远,声名卓著。接下来的"丹崖纪灵躅,绀宇蔽祇园"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特色,红色的崖壁记录着神圣的足迹,深色的建筑掩映在园林之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寺内的环境,老树下垂的藤蔓投下斑驳的光影,静谧的池塘里苔藓痕迹清晰可见。最后两句"会心多趣味,随意坐林樊"表达了诗人在此处感受到的宁静与乐趣,可以随性自在地在林间小憩,享受内心的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国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古寺的深深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

邵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鉴轩

池光开净镜,山影展修眉。

石冷映碧色,烟轻生翠漪。

乞湖思贺监,观水咏宣尼。

照坐心神莹,徜徉殊复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辞世

戊亥重逢日,乾坤透迥时。

幻身今已脱,明日有丹梯。

形式: 五言绝句

游宝林寺

乳燕啼鸠三月暮,淡云疏雨午时天。

金雀花落无人管,断送韶光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宝盖岩

夙有斯岩约,今朝喜践盟。

路从支涧入,人在半空行。

六月如霜候,四时长雨声。

愿求容膝地,著我过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