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夜宿宝石寺视宝石戏题

石形卧苍牛,屃赑古松阴。

松风与溪月,相守历古今。

初无廊庙姿,又不能础砧。

呈文谢珉光,抚质愧球琳。

金马与碧鸡,光景动照临。

圯桥授书老,陈仓雊时禽。

是皆为国器,不尔事陆沉。

浮云有傥来,得名岂其心。

谅如曲辕社,长存斧斤寻。

智士贻美谥,自珍非世琛。

不材以为宝,吾与汝同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戊午夜宿宝石寺视宝石戏题》,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诗人以宝石寺中的石头为题材,寓言于物,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石形卧苍牛”,形象地描绘出一块巨石状似卧牛,静躺在古老的松荫之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松风与溪月,相守历古今”描绘了松风轻拂和溪月静照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转和永恒。

诗人感慨石头虽无廊庙之姿,无法承载栋梁之任,但它仍有自身的价值,“呈文谢珉光,抚质愧球琳”,表达石头虽平凡但仍有光泽,如同球琳般珍贵。接着,诗人借“金马与碧鸡”象征权势与光明,暗示石头虽未被世俗看重,却仍能照耀他人。

“圯桥授书老,陈仓雊时禽”暗指黄石公的典故,石头虽无显赫地位,却能传授智慧,如同陈仓之鸟,适时鸣叫。诗人认为这些石头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即使看似无用,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诗人以“浮云有傥来,得名岂其心”表达对名利的看法,认为名声并非石头本愿,更像浮云般偶然。他以“曲辕社”比喻石头的朴实无华,暗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智士贻美谥,自珍非世琛”,石头虽不被世人视为珍宝,但智者却能给予美好的评价,珍视其内在价值。

结尾处,诗人以“不材以为宝,吾与汝同音”表达了对石头的共鸣,即不追求世俗的才能和地位,而珍视自身的本质和价值,这正是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玉芝园

春生潇湘水,风鸣涧谷泉。

过雨花漠漠,弄晴絮翩翩。

名园上朱阁,观后复观前。

借问昔居人,岑绝无炊烟。

人生须富贵,河水清且涟。

百年共如此,安用涕潺湲。

蒋侯真好事,杖屦喜接连。

车载溪中骨,推排若差肩。

厌看孔壬面,丑石反成妍。

感君劝我醉,吾亦无间然。

乱我朱碧眼,空花坠便翾。

行动须人扶,那能金石坚。

爱君雷氏琴,汤汤发朱弦。

但恨赏音人,大半随逝川。

平生有诗罪,如痼不可痊。

今当痛自改,三衅复三湔。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玉京轩

苍山其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郁仪结邻常杲杲。

紫云黄雾锁玄关,雷驱不祥电挥扫。

上有千年来归之白鹤,下有万世不凋之瑶草。

野僧云卧对开轩,一钵安巢若飞鸟。

北风卷沙过夜窗,枕底鲸波撼蓬岛。

个中即是地行仙,但使心閒自难老。

形式: 古风

玉泉长老不受承天衬因作颂

达摩从西来,不受梁武衬。

却面少林墙,衣钵一万贯。

形式: 五言绝句

玉照泉而名之

仙人持玉照,留在灊西峰。

一往不返顾,尘痕废磨砻。

想当光溢匣,云山叠万重。

有井洌寒泉,照影互相容。

得名未觉晚,学士古人风。

持节按九城,乐此水一钟。

税车束上饭,谈笑考百工。

金瓶煮山腴,茗碗不暇攻。

苏侯亦静者,疏凿济成功。

排遣尘滓行,石奁清如空。

能令水源浊,鱼虾来其中。

生子岁月多,往往隐蛟龙。

玉照不见影,盘桓蜗螺宫。

一朝揭源去,枯渎草蒙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