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唐州至齐河夜题纪怀(其三)

勤政堂中夜话迟,清风生坐觉霜飞。

山东群盗今安有,使者何烦着绣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自高唐州至齐河夜题纪怀(其三)》描绘了夜晚在勤政堂中与人交谈的情景。诗中的“勤政堂中夜话迟”形象地展现了深夜还在政务讨论的场景,显示出官员的敬业和责任。接着,“清风生坐觉霜飞”通过清风和霜降的意象,既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山东群盗今安有”表达了对社会治安好转的欣慰,表明经过治理,地方盗贼已经减少,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智慧和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一句“使者何烦着绣衣”,以使者不再需要身着华丽官服出巡来暗喻地方秩序井然,讽刺意味中寓含了对官员勤政有成效的赞扬。

整首诗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戏简翠林长老求茶

象峰深处得先春,簇簇金芽入焙新。

剩与老禅醒醉梦,也应分惠到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一)

一曲仙溪汇众流,石梁凿断始通舟。

风生倚竹秋声早,露滴金盘紫气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二)

二曲人家是后塘,回峦叠嶂互苍茫。

小桥南望秦溪路,先到宜君五马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三)

三曲迢迢山下村,平林脩竹映丘园。

龙池不竭春如海,忠穆馀波及子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