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其二)

二曲人家是后塘,回峦叠嶂互苍茫。

小桥南望秦溪路,先到宜君五马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建南九曲棹歌(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秀美画面。"二曲人家是后塘",开篇点出了一处隐居的宁静之地,曲径通幽,人家点缀在后塘边,显示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回峦叠嶂互苍茫"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山势起伏,远山近景交织,一片迷茫而壮丽的自然风光。

"小桥南望秦溪路",诗人通过小桥这一细节,引导读者想象一条蜿蜒向南的道路,通往秦溪,增添了空间的纵深感和行旅的意象。"先到宜君五马坊"则暗示了这条路上的目的地——宜君,以及可能的传说或历史遗迹,五马坊或许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增添了诗歌的历史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动态画卷,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人文气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建南九曲棹歌(其三)

三曲迢迢山下村,平林脩竹映丘园。

龙池不竭春如海,忠穆馀波及子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四)

四曲横山接郑墩,平川旷野见前村。

渔歌晚渡黄龙圳,樵唱时闻大有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五)

五曲萦纡清浅流,仙源流水不容舟。

人家门巷成墟市,阳泽桑麻荫墓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

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