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霖曲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

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

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若寒灰。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貂裘玉食张公子,炰炙熏天戟门里。

且如歌笑日挥金,应笑禹汤能罪己。

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焉得太阿决屏翳,还令率土见朝曦。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圣明的君主日夜操劳为百姓忧虑,秋风吹过,苦雨连绵,笼罩着皇宫的九重门。
凤凰池中泉水翻滚,苍龙阙下云雾缭绕,仿佛根基生出云朵。
阴气过盛,星辰运行偏离了常轨,疲倦的鸟儿归巢却找不到栖息的树枝。
愁云惨淡,不时传来沉闷的雷声,万物如同冰冷的灰烬,备受苦难。
权贵们享用着红米和珍贵的桂木炊火,而平民百姓的尸骨上长满了青苔。
张公子身穿貂皮衣,享受着美食,他的府邸里烟熏火燎,显赫无比。
他们每日挥霍无度,嘲笑大禹和商汤能自我反省,实则讽刺。
鹤鸣蛙跃,本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豹子隐藏,兰花凋零,也令人悲叹。
何时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斩除邪恶,让天下重现光明?

注释

君不见:比喻未见或忽视眼前事实。
旰食:形容帝王勤于政务。
元元:百姓。
九门:指皇宫的城门。
凤凰池:代指皇宫。
苍龙阙:宫殿的代称。
阴精:指天文中的星象。
太淹度:过分偏离正轨。
倦鸟:比喻疲惫的官员。
垫溺:困苦不堪。
公卿:高级官员。
红粒:比喻珍贵的食物。
黔首:古时对百姓的称呼。
炰炙:烧烤食物。
禹汤:古代贤君。
太阿:宝剑名,象征权力。
屏翳:神话中的黑暗之神。
朝曦:早晨的阳光,象征希望和新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宫廷秋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诗中“圣主旰食忧元元”一句,表明君王对于国事的忧心,而“秋风苦雨暗九门”则描绘出宫廷在秋季阴雨中的萧索景象。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两句,通过对比凤凰池和苍龙阙的景致,显示出宫中虽然有美好之物,但是在这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也显得有些萧瑟。

“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迷茫感。"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若寒灰"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悲凉的心境。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两句,通过对比鲜艳的丹桂与枯萎的白骨,表现了诗人对于荣华落尽、世事无常的感慨。

"貂裘玉食张公子,炰炙熏天戟门里"一句,则是描写宫廷内部的奢侈生活,与前文中的凄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且如歌笑日挥金,应笑禹汤能罪己”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自我批评与反思,而"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观察,并由此引发感慨。

最后,“焉得太阿决屏翳,還令率土见朝曦”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希望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迎接新的明天。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秋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

谁知绝唱后,更有难和曲。

层峰与清流,逸势竞奔蹙。

清文不出户,仿像皆在目。

雾雪看满怀,兰荃坐盈掬。

孤光碧潭月,一片昆崙玉。

初见歌阳春,韶光变枯木。

再见吟白雪,便觉云肃肃。

则知造化源,方寸能展缩。

斯文不易遇,清爽心岂足。

愿言书诸绅,可以为佩服。

形式: 古风

送万兵曹赴广陵

秋日思还客,临流语别离。

楚城将坐啸,郢曲有馀悲。

山晚桂花老,江寒蘋叶衰。

应须杨得意,更诵长卿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马明府赴江陵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

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

形式: 古风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

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

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

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

树老见家日,潮平归县时。

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

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

金门定回音,云路有佳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