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上姮娥遥解意,偏教月向踏歌明。
共待山头明月上,照君行棹出长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谔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深沉的思想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满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
"天上姮娥遥解意"一句,以月亮中的神话人物——嫦娥为切入点,通过“解意”表达了对远方事物的深长情思。这里的“姮娥”不仅是月亮的代名,更承载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偏教月向踏歌明"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教月”二字,虽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但它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愿望,即希望能与大自然进行交流,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合一。
"共待山头明月上"这句中,“共待”表达了一种期待和等待,而“山头明月上”则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更是在表达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照君行棹出长川"这一句,通过“照君”表达了对月亮光辉的依赖,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前行的决心。这里的“行棹”指的是乘舟而行,而“长川”则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漫长和无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他对于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向往。
不详
铜街陌柳条条翠,金谷园花片片燃。
叛将忘恩久,王师不战通。
凯歌千里内,喜气二仪中。
寇尽条山下,兵回汉苑东。
将军初执讯,明主欲论功。
落日烟尘静,寒郊壁垒空。
苍生幸无事,自此乐尧风。
上苑骅骝出,中宫诏命传。
九天班锡礼,三相代劳年。
顾主声犹发,追风力正全。
鸣珂龙阙下,喷玉凤池前。
四足疑云灭,双瞳比镜悬。
为因能致远,今日表求贤。
位乖燮理致伤残,四面墙匡不忍看。
正是花时堪下泪,相公何必更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