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开篇“帝里阳和日”与“游人到御园”,设定了一个温暖明媚、人流涌动的皇家园林画面。“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则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春季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交流。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一句,转而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和怀念。这里的“咏德先臣”指的是赞颂前代贤臣的美德,而“成蹊大树存”则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接着,“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两句,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勾勒出园中古树依旧、春意盎然的情境。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观察,表达了对历史延续性的感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和个人忠诚品格的重视。这里,“献地”可能暗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地,而“遗忠永奉恩”则表达了对先贤遗风的永久缅怀与尊奉。
最后,“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诗人表达了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回到这片充满桂树和百花争艳的地方,以此作为对美好事物永恒向往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家园林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文化之重以及个人忠诚品格之珍视的一系列情感与思考。
不详
生卒年不详,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畅璀之子。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父亲畅璀,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唐代宗时,与裴冕、贾至、王延昌待制集贤院,终于户部尚书
钟梵送沈景,星多露渐光。
风中兰靡靡,月下树苍苍。
夜殿若山横,深松如涧凉。
羸然虎溪子,迟我一虚床。
杳杳空寂舍,濛濛莲桂香。
拥褐依西壁,纱灯霭中央。
晨兴平阳馆,见月沈江水。
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
奉恩谬符竹,伏轼省顽鄙。
何当施教化,愧迎小郡史。
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
德绥及吾民,不德将鹿矣。
擒奸非性能,多悯会衰齿。
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花发多远意,凫雁有閒情。
迟晖耿不暮,平江寂无声。
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
嘉宾爱明月,游子惊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