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陆彤士比部题马湘兰画紫竹观音像二首(其一)

风花历劫不消磨,识尽情天付黛螺。

莫是蒲团真了彻,故殊倚竹话牵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马湘兰的紫竹观音像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句“风花历劫不消磨”,以自然界的风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暗示了艺术作品在岁月长河中不朽的魅力。这里的“不消磨”不仅指物理形态的持久,更蕴含着精神内涵的永恒流传。

次句“识尽情天付黛螺”,将情感的深度与广度比作“情天”,而“黛螺”则象征着画家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技艺的精妙。这一句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倾注,以及如何通过作品传达至深的情感体验。

第三句“莫是蒲团真了彻”,借用禅宗中的“蒲团”隐喻,暗示了艺术家可能在创作中达到了某种心灵上的领悟或解脱,表达了对艺术家内心世界和创作状态的赞美。

最后一句“故殊倚竹话牵萝”,以“倚竹”和“话牵萝”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这里不仅描绘了画面中的元素,也寓意着艺术家与自然、与内心深处对话的过程,体现了艺术创作中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湘兰画作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艺术与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层含义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艺术家创作状态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陆彤士比部题马湘兰画紫竹观音像二首(其二)

二分侠骨一分禅,旧院风流自可传。

笑煞江南老词客,依人心事吊婵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吴絅斋同年扈从负书图

清门乔木传忠孝,茧足荒山说乱离。

当日相看惟涕泪,此才信可共安危。

一编手泽芬长护,七校心苏句尚悲。

圣主至今思在莒,愿君努力中兴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诗僧寄禅湘绮楼弟子也与南中名流唱和近年驻锡天童约往游未果次其集中庵男韵答之

浙东佳处有留庵,十里松存尚二三。

望里青山不可即,座中风月每倾谈。

春寒十日晴犹殢,梅瘦一枝花未酣。

何异樊笼仙翮羡,低头愧煞杜陵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寄公将游金陵叠韵送之

头白耽诗老一庵,狙公阅世笑朝三。

未蠲文字宁非障,能敛机锋更耐谈。

入海孤帆烟浩渺,连江春雨意沈酣。

乱鸦流水青溪路,尽许投诗吊阿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