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商山四皓图》由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
首联“帝忧母主重废嫡,人料子房宜与谋”,开篇即以汉高祖刘邦的忧虑和张良的智慧为背景,暗示了权力更迭中的复杂性和智谋的重要性。这里“帝忧”指刘邦对吕后的担忧,“母主重废嫡”则暗指吕后可能废黜太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而“人料子房宜与谋”则是说人们认为张良应该参与其中,策划应对之策。
颔联“盟诅不虞高后劫,卑辞翻为建成筹”,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意外转折。这里的“盟诅”指的是刘邦与大臣们的誓约,“高后劫”则指吕后篡夺政权的行动,“卑辞”则是指温和的言辞或策略,“建成筹”则是指李建成,暗示了原本的和平解决策略反而被利用,导致局势更加复杂。
颈联“腹心已去悲歌起,羽翼虽成女祸留”,描绘了核心人物的离散和权力斗争的残酷。这里的“腹心已去”意味着关键支持者的离去,“悲歌起”则象征着内心的哀伤和无奈,“羽翼虽成”表示势力虽壮大,但最终仍因女性因素(吕后)而留下祸根。
尾联“俱堕术中曾不寤,先生轻出后人羞”,总结了历史教训,指出所有参与者都陷入了某种策略或阴谋之中,未能清醒认识到后果,而张良(此处的“先生”指代张良)的轻率介入,使得后人感到羞愧。这句话强调了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对后续影响的巨大,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权力斗争、人性弱点以及历史规律的独特洞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