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画答王耕南

杜陵赠画师,五日画一水。

意在落墨先,苦心究终始。

前贤论惜墨,其意端在此。

第云墨如金,只取减省耳。

王洽米襄阳,烟云常满纸。

学古希古心,不学古人面。

荆关境在胸,挥洒付柔翰。

规矩虽具陈,神明取能变。

试看造化炉,新机异昏旦。

而胡丹青家,刻舟以求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论画答王耕南》由清代诗人程鸣所作,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绘画艺术的真谛与技法。诗中首先提到杜陵赠画师的故事,强调了画师在创作时的用心与苦功,以及对“惜墨”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引用前贤之言,指出“墨如金”的价值在于精简,而非浪费。

随后,诗人以王洽和米芾为例,说明了学习古代大师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创新精神,即“学古希古心,不学古人面”。这表明真正的艺术追求不仅在于模仿,更在于超越,通过深入理解传统,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诗中还提到了荆浩、关仝两位画家,他们将自然景色深植于心中,通过笔墨将其表现出来。诗人强调了规矩与神韵之间的关系,认为虽然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技巧是基础,但真正的艺术创造需要神妙的变化,如同自然界的新机与变化。

最后,诗人以“试看造化炉,新机异昏旦”来比喻艺术创作的过程,暗示艺术作品如同自然界的日新月异,充满了无限可能。同时,诗人也借“而胡丹青家,刻舟以求剑”这一典故,批评了一些画家过于拘泥于形式,忽视了艺术创新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核心理念——即如何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用心与努力。

收录诗词(1)

程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趵突泉

泰山之水环山来,阴崖汩汩逝不回。

陡然一落不复见,渴马立壁空崔嵬。

济南城西天下绝,珍珠金线交横发。

伏流到此倏复通,平地跳出三白龙。

初疑风雨至,万籁翻空波撼地。

继若骊宫倾,珠玑瑟瑟腾光晶。

雷奔箭激不可以逼视,夭矫势欲升天行。

其旁有高楼,缥缈如仙灵。

流丹百仞映涯涘,飞沫万点喷檐楹。

挥手倚楼坐,对此可以倾醁醽。

吾闻匡庐瀑,天绅倒挂双峰麓。

又闻太华顶,绿净红酣池万顷。

未若兹水虚可惊,倒行逆出相喧争。

乘风我欲破空去,转恐平地洪涛生。

形式: 古风

海山亭观落日歌

羲和鞭日声隆隆,朱轮丹毂双碾空。

涂穷猝入大瀛海,回光倒烛深潭龙。

海水忽涌沸,银涛如屋相撞舂。

欲吞不吞吐不吐,但见万里熔红铜。

阳侯惊诧海若笑,幻出万象真无穷。

夭矫一金蛇,独卧洪波中。

连蜷袅窕千万丈,小蛇蜿蜿来相从。

熠然变火光,倾泻玻璃宫。

浮光照曜际穷发,馀光溢出难为容。

飘飘海山亭,结拘当海冲。

我来露顶坐其上,放眼顿觉开心胸。

霞收景灭忽不见,皎皎玉境升天东。

形式: 古风

却寄

江东才人才厉锐,之子拔戟树一队。

用师可进不可退,攻无坚城当者碎。

扁舟曾梦浮吴淞,云帆高挂拂九峰,割鲜三泖鲈腮红。

入门大笑四壁空,东头老屋陆士龙。

形式: 古风

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

杏花满地春狼藉,獭髓鸾胶医不得。

玉兰杨柳锁东风,绝世芳华更谁惜。

低头客馆叹无聊,闷过春光五十朝。

黄冈先生老好事,高斋置酒欢相招。

酒徒嗜酒惭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

许髯汪叟但长吟,醒眼相看应绝倒。

遇酒不饮负主人,遇春不醉还负春。

酒徒平生愿无负,明朝却叩谁家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