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亭观落日歌

羲和鞭日声隆隆,朱轮丹毂双碾空。

涂穷猝入大瀛海,回光倒烛深潭龙。

海水忽涌沸,银涛如屋相撞舂。

欲吞不吞吐不吐,但见万里熔红铜。

阳侯惊诧海若笑,幻出万象真无穷。

夭矫一金蛇,独卧洪波中。

连蜷袅窕千万丈,小蛇蜿蜿来相从。

熠然变火光,倾泻玻璃宫。

浮光照曜际穷发,馀光溢出难为容。

飘飘海山亭,结拘当海冲。

我来露顶坐其上,放眼顿觉开心胸。

霞收景灭忽不见,皎皎玉境升天东。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海山亭观落日歌》描绘了诗人顾我锜在海山亭观赏日落时的壮丽景象。开篇以“羲和鞭日声隆隆”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太阳缓缓西沉的动态,接着“朱轮丹毂双碾空”一句,以车轮碾压虚空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日落时分的宁静与庄严。

“涂穷猝入大瀛海,回光倒烛深潭龙”两句,巧妙地将日落与大海的广阔联系起来,日光仿佛倒映在深海之中,与海中的龙共舞,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接下来,“海水忽涌沸,银涛如屋相撞舂”,生动地描绘了海浪翻滚、波涛汹涌的场景,日光与海浪相互辉映,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欲吞不吞吐不吐,但见万里熔红铜”则以熔化的红铜比喻日光在海面上的反射,形象地展现了日落时分天空与海洋的色彩变化。随后,“阳侯惊诧海若笑,幻出万象真无穷”两句,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夭矫一金蛇,独卧洪波中。连蜷袅窕千万丈,小蛇蜿蜿来相从”描绘了一条金蛇在波涛中盘旋,周围还有小蛇相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接下来,“熠然变火光,倾泻玻璃宫”则以火光和玻璃宫殿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日落时分的辉煌与璀璨。

“浮光照曜际穷发,馀光溢出难为容”描述了日光照射到遥远的地方,余晖难以完全容纳的景象,表现了日落时分光线的扩散与延伸。最后,“飘飘海山亭,结拘当海冲。我来露顶坐其上,放眼顿觉开心胸”表达了诗人置身于海山亭,面对如此壮丽的日落景色时的豁然开朗与心灵的解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海山亭观落日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9)

顾我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却寄

江东才人才厉锐,之子拔戟树一队。

用师可进不可退,攻无坚城当者碎。

扁舟曾梦浮吴淞,云帆高挂拂九峰,割鲜三泖鲈腮红。

入门大笑四壁空,东头老屋陆士龙。

形式: 古风

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

杏花满地春狼藉,獭髓鸾胶医不得。

玉兰杨柳锁东风,绝世芳华更谁惜。

低头客馆叹无聊,闷过春光五十朝。

黄冈先生老好事,高斋置酒欢相招。

酒徒嗜酒惭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

许髯汪叟但长吟,醒眼相看应绝倒。

遇酒不饮负主人,遇春不醉还负春。

酒徒平生愿无负,明朝却叩谁家门?

形式: 古风

春日次韩耕云韵

万里休论野鹤心,东来聊复写幽襟。

山中故旧苍松老,柳外人家画阁深。

渺渺溪烟新雨后,离离春草旧城阴。

风波满眼惊头白,破屋青灯一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矗层云,清夜焚兰熏。

素帏先受月,悄然照罗裙。

借问月中人,顾我何殷勤。

相怜必同病,各自爱清芬。

月即不自语,我意转自殷。

中心如皎月,清光常为君。

天边见月光,千里忆离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