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琴砚古雅堂

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

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彫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

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

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

乃知旧物是筌蹄,薰染皇坟归茧纸。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赉文美承恩光。

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迩来相传贵珠玉,或侈金屏誇绣缛。

心游目视溺豪华,继发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期与君平分。

形式: 古风

翻译

端溪的美石已经淹没,焦桐不再显赫,罗氏家族的书房依然奢华。
古代的风雅志向不要养成,从此文学作品变得浮夸华丽。
仙岩的名士却与众不同,家中琴砚都是世代相传的宝贵之物。
琴弦断裂,砚台磨损,都在左右相伴,只为弹奏和研磨墨水。
千年笔墨间的韵味,字里行间恢复淳朴的味道。
这才明白,旧物是引导我们前行的工具,如同皇陵中的茧纸一般。
众多诗篇借此献给帝王,帝王赏识其文采,接受恩泽。
归来后,他建造堂屋以纪念古雅,不忘家学的源起。
近年来,人们崇尚珠玉,甚至炫耀金屏和繁复刺绣。
沉迷于豪华,言语也随之流于俗套。
我偏爱古文,对这个堂名充满敬意,如同尊敬你。
何时能一同在堂中欣赏,共享古雅之趣,愿与你平分这份美好。

注释

端溪:美石。
焦桐:古乐器。
罗旅:罗氏家族。
奢侈:奢华。
仙岩名士:与众不同的人。
世传:世代流传。
熨焦蛇断:琴弦断裂。
磨研:研磨墨水。
淳朴味:淳厚朴实的风格。
旧物:引导工具。
皇坟:皇陵。
茧纸:古朴的纸张。
帝:帝王。
文美:文采出众。
筑堂:建造堂屋。
古雅:古朴典雅。
贵珠玉:崇尚珠玉。
绣缛:繁复刺绣。
心游目视:内心向往。
近俗:流于俗套。
僻好:偏爱。
古文:古体文章。
敬此堂名:尊重这个堂名。
君:你。

鉴赏

这首宋诗《得琴砚古雅堂》是宋代诗人陈郁的作品,通过对端溪琴砚的赞美,表达了对古风雅致的向往和对淳朴文风的倡导。诗人首先指出,虽然端溪的焦桐琴砚曾被奢华所淹没,但仙岩名士却能保持传统,珍藏琴砚,使之成为传承文化、磨砺文才的工具。他强调这些古物蕴含着千载的意蕴,能够挽回淳朴的文风。

诗人进一步表示,这些琴砚如同引导人们回归淳朴的“筌蹄”,而不再沉溺于豪华的装饰。他期待通过这些古雅之物,传达出古人的高尚情操,提醒后人不忘家学的源流。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珠玉的追求过于奢华,甚至以金屏绣饰为炫耀,导致文风趋于庸俗。

诗人自谦自己偏爱古文,对“古雅堂”这一名称充满敬意,期望有朝一日能亲自登堂品味,共享那份古雅之趣。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浮华风气的批评,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01)

陈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淮东楚客

淮邦产宝皆奇士,楚客能词只小夫。

些语凄凉君自感,未应山色独关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游葛氏山堂

催诗雨里载杯盘,名胜园林得借闲。

百五日当春事闹,十三人坐宴堂宽。

都抛世味言谈外,尽出家藏意玩间。

不是主人风度远,客游那有许清欢。

形式: 七言律诗

登法海寺小阁

绝顶危梯缓步登,俯空幽阁据崚嶒。

不知吟到无穷处,但觉一层高一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赋翁仲

铜仙擎露秋风表,珍重刘郎千万寿。

老瞒攘鼎贻孙谋,因逼此仙俱受垢。

仙宁折骨拒非招,耻为奸雄效奔走。

污名翁仲俾司门,口不能言心自否。

洛阳宫殿一灰飞,天上此标独长久。

君不见堂堂冠剑隐霸城,万古六丁驱鬼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