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其八)送周舜美

道人于世,已忘情、尚更区区饯别。

栖碧先生辞蕙帐,夜夜猿声凄切。

剑上星寒,琴中风惨,眉宇飞黄色。

一杯判袂,出门烟水空阔。

我今流落江南,朝朝还暮暮,千愁万结。

那更荻花枫叶景,又见长亭短驿。

世事空花,人情风絮,山外云千叠。

君还到阙,为言踪迹风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道士在世间,已经忘却情感,但仍执着地举行告别仪式。
栖碧先生离开他的香闺,每晚都能听到凄凉的猿鸣。
剑上的星光寒冷,琴中的风声悲惨,他的眉宇间透露出忧虑。
举杯一别,出门后只有烟波浩渺的江水和广阔的天空。
我现在流落在江南,日复一日,愁绪万千。
更不用说那芦苇枫叶的景色,又让我想起长长的驿站。
世事如梦幻泡影,人事如风中的柳絮,山外云雾缭绕。
你若能回到京都,替我诉说这风雪中的行踪。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
尚:仍然。
区区:轻微,这里指告别之事。
栖碧先生:诗人自指或友人之名。
蕙帐:香闺,指女子居所。
猿声:古人常以猿鸣表达哀伤之情。
眉宇:眉头与眼睛之间,形容神情。
判袂:分手,离别。
江南:古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荻花:植物名,秋冬季开花,常见于诗词中象征离别。
长亭短驿:古代路途上的设施,常用来寄托离别之情。
空花:比喻世事如幻,不真实。
风絮:形容人情如风中的柳絮,飘忽不定。
阙:古代宫殿门外两侧的高台,代指京都。
风雪:象征艰难困苦的环境,也暗示旅途艰辛。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道士葛长庚所作的《酹江月/念奴娇》系列中的第八首,题为“送周舜美”。诗人以道人的身份,表达了对友人周舜美的深深惜别之情。"已忘情、尚更区区饯别",体现了即使超脱尘世,离别之情仍难以割舍。"栖碧先生辞蕙帐,夜夜猿声凄切",描绘了友人告别时的清冷环境和哀婉气氛。

"剑上星寒,琴中风惨,眉宇飞黄色",通过剑光与琴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凉。"一杯判袂,出门烟水空阔",借酒表达离愁,出门后只剩下浩渺的江水和无尽的空旷。

词人接着感慨自己流落江南,日复一日的愁绪难以排解。"那更荻花枫叶景,又见长亭短驿",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世事空花,人情风絮,山外云千叠",运用比喻,表达了对世事如梦幻泡影,人情易变的感叹,以及山川阻隔的无奈。

最后,诗人希望友人能平安到达京城,并将他的行踪告知,"君还到阙,为言踪迹风雪",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自身漂泊生涯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送别词,展现了词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

思量世事,几千般翻覆,是非多少。

随分随缘天地里,心与江山不老。

道在天先,神游物外,自有长生宝。

洞门无锁,悄无一个人到。

一条柱杖横肩,芒鞋紧峭,正风清月好。

惊觉百年浑似梦,空被利名萦绕。

野鹤纵横,孤云自在,对落花芳草。

来朝拂袖,谁来南岳寻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六)

旧家宋玉,是何人、偏到秋来凄惨。

细雨疏风天气冷,离别令人销黯。

樯燕飞归,岸花吹送,自是生怀感。

挑灯酌酒,平生明目张胆。

二十年在江湖,枫亭柳驿,往事都曾览。

胸次可吞云梦九,也没尘埃一糁。

木落山高,云寒雁断,水瘦溪痕减。

不知把菊,又在何处轩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其十一)西湖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

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

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

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

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

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

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武昌怀古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

鹦鹉洲云,凤凰池月,付与沙头鹭。

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

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

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

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

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