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其十一)西湖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

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

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

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

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

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

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绿荷十里散发着秋天的香气,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夕阳西下,云彩散去,天空如洗,更何况月光明亮,微风静谧。
露水打湿了芦苇和菖蒲,烟雾笼罩着菱角和芡实,连寒鸦也缩起了脖子。
在柳树浓荫下,划着两枝画桨,乘兴而行。
遥想苏东坡与林和靖,他们当年也曾在此尽情欣赏,饮酒赋诗。
湖光山色永恒不变,但先贤们的风雅已随岁月流逝。
我兴致所至就写诗,快乐时就喝酒,喝醉后回归自然。
明日离去,我将沿着冷泉和天竺寺的小路返回。

注释

绿荷:指绿色的荷花。
秋香:秋天荷花的香气。
湖水:湖面的水。
掌平:形容湖面平静如手掌。
日落:太阳落山。
云收:云彩散去。
寒鸦:寒冷季节的乌鸦。
画桨:装饰华丽的船桨。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和靖:林逋,字和靖,北宋诗人。
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一觞一咏:饮酒吟诗。
前辈:前代的名人。
草圣:指草书大家,此处指自然。
明朝:明天。
冷泉:地名,可能指某个有冷泉的地方。
天竺:古印度地区,此处可能指寺庙或道路名。

鉴赏

这首宋词《酹江月·西湖》描绘了西湖秋日傍晚的宁静与美丽。"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生动展现了十里荷塘在秋风中散发出宜人的香气,湖面平静如镜,映照着天空。"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云彩散去,月光洒落,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

接下来,词人通过"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描绘了芦苇、菱芡在露水和轻烟中的朦胧美,以及寒鸦因夜幕降临而缩颈归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氛围。"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则写出诗人乘舟荡漾,沉浸在这如画的景色中,心情愉悦。

词人借古人苏轼(和靖)和苏东坡的典故,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对前人风雅生活的追忆。"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感慨湖山之美永恒,但先贤们的文采风流已随岁月流逝。最后,诗人以自我抒怀的方式,表达对当下饮酒作诗的享受,以及对未来醉眠草地的期待,结尾"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但对西湖的记忆和情感将长留心中,期待再次来访。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武昌怀古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

鹦鹉洲云,凤凰池月,付与沙头鹭。

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

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

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

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

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咏梅

孤村篱落,玉亭亭、为问何其清瘦。

欲语还愁谁索笑,临水嫣然自照。

甘受凄凉,不求识赏,风致何高妙。

松挨竹拶,更堪霜雪僝僽。

争奈终是冰肌,也过了几个,晴昏雨晓。

冷艳寒香空自惜,后夜山高月小。

满地苍苔,一声哀角,疏影归幽渺。

世无和靖,三花两蕊不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四)次韵东坡赋别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间英物。

醉拥诗兵驱笔阵,百万词锋退壁。

世事空花,赏心泥絮,一点红炉雪。

识时务者,当今惟有俊杰。

我本浩气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发。

富贵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灭。

羊石论交,鹅湖惜别,别恨多于发。

共君千里,登楼何患无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七)

海天秋老,夜凄清、坐对香温金鸭。

听得寒蝉声断续,一似离歌相答。

鸿雁初来,骅骝欲去,永夜烧红蜡。

不须别酒,有时亦呷一呷。

丈夫南北东西,何天不可,鸣剑雄开匣。

岂特东湖徐孺子,下得陈蕃之榻。

黄叶声乾,碧莲香减,枕上凉萧飒。

出门一笑,四方风起云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