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某妇联

殉夫为子存,殉子为夫存,守节五年,而事毕矣;

全身则名毁,全名则身毁,衔冤一死,其遇悲哉。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性在家庭伦理中的牺牲与抉择,充满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探讨。首先,“殉夫为子存,殉子为夫存”,这两句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复杂角色,她们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和和谐,不惜牺牲个人情感和生命。这种牺牲不仅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子女未来的考虑,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对于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

接着,“守节五年,而事毕矣”这句话描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所做出的长期承诺,即在丈夫去世后,她以守寡的方式继续生活,直到完成了一定的守节期限。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对亡夫的哀悼,也展示了对家族荣誉和社会规范的尊重。

“全身则名毁,全名则身毁”这两句则揭示了女性在追求名誉与保全生命之间的两难选择。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被期望牺牲自我,以维护家族和社区的声誉。然而,这种牺牲也可能导致个人名誉受损,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严格限制以及对个体自由的忽视。

最后,“衔冤一死,其遇悲哉”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不公的谴责。女性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往往只能选择牺牲自己,这种结局不仅是悲剧性的,也引发了对社会制度和道德标准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道德思考,展现了清代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下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挣扎,是对传统性别角色和道德约束的一次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514)

待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荆州某将军及妾联

大树忽倾,泪堕羊公碑上;

小星同殒,魂归燕子楼中。

形式: 对联

慈利教谕署庚戌岁春联

冷官何补时艰,虚掷居诸,于兹十载;

中国举行宪政,维新气象,似此初春。

形式: 对联

慈利教谕署庚戌岁春联

立宪期以九年,新政实行,从学校起;

尊孔升为大祀,吾道不变,与天地参。

形式: 对联

澧县劝学所联

天知地知,但说不恤人言,亦已晚矣;

公益私益,务须划清界线,庶几近之。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