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二首(其一)

吾儿每欲吾寻乐,乐向乾坤静里寻。

此乐得知非一日,无须眼底觅知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秦励之手,名为《自述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首句“吾儿每欲吾寻乐”,透露出诗人与儿子之间的互动,儿子希望父亲能够寻找快乐。接着,“乐向乾坤静里寻”一句,揭示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源自外在的热闹与繁华,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之中。这种观点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而非物质或表面的享受。

“此乐得知非一日”,表明了这种领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体验,逐渐认识到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快乐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深度。

最后一句“无须眼底觅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与共鸣的见解。他认为,真正的知音并不需要在眼前寻找,因为真正的理解与共鸣源自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契合。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心灵交流的独到看法,即真正的连接和理解往往来自于深层次的精神共鸣,而非表面的交往或外在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快乐、自我认知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

秦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述二首(其二)

读圣贤书学圣贤,圣贤事业孝为先。

欲行孝道谈何易,且使终身守墓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拜五世祖

一睹先莹便肃然,载瞻载拜意虔虔。

诗书一脉非无自,木有深根水有源。

形式: 七言绝句

和邵宝游竹山诗

昔年斗酒竹山游,屈指俄惊十九秋。

天霁依然山色好,风微不见浪花浮。

此身暂寄来吾境,一念常悬在帝州。

惟有老人迂拙甚,百年高卧太湖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陪同从侄秦金游竹山再和邵宝游竹山韵

半载流光两度游,野花林草自春秋。

四围山色参差见,一带湖光潋滟浮。

愧我甘为云外客,知君名动帝王州。

昔年几许登临伴,此日相看尽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