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秦励所作,名为《和邵宝游竹山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邵宝共游竹山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昔年斗酒竹山游,屈指俄惊十九秋”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昔日欢聚的场景,同时通过“屈指”二字,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匆匆。
接着,“天霁依然山色好,风微不见浪花浮”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恒久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不变与变化。山色依旧,而风轻浪静,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平静与深邃。
“此身暂寄来吾境,一念常悬在帝州”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身处“吾境”,但心系“帝州”,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度。
最后,“惟有老人迂拙甚,百年高卧太湖头”一句,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淡然。通过“迂拙”二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性格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在世事变迁中,保持一颗淡泊之心,或许是最为珍贵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