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吴均所作的《酬周参军诗》。诗中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独自忧思的情景。倚靠门户,心中满是愁绪,无法寻得欢愉。诗人通过水的流淌和风的吹拂,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寒冷的雁门关的感慨。江南的霜雪之重,让诗人联想到友人的处境,担心友人的衣物不足以抵御严寒。云层遮蔽了高大的树木,细雨模糊了层层山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选择与酒相伴,弹奏着琴弦,以消磨长夜的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我行欲何之,千里寻胶漆。
长葭历渚生,疏蒲缘岸出。
袅袅能随风,离离堪度日。
客思已飘荡,相思复非一。
未得幸殷勤,先作数行泣。
星汉正参差,佳人不在斯。
宿昔暂乖阻,何异远分离。
露染蘼芜叶,日照芄兰枝。
风光已飘薄,云采复逶迤。
功梦无人觉,默默心自知。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
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
临窗惊白日,倚匣曳轻虹。
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
客子惨无欢,送别江之干。
白云方渺渺,黄鸟尚关关。
纠纷巫山石,合沓洞庭澜。
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