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翻译

月亮升起在西海之上,气息随着边境的风显得雄壮。
跨越万里关山,景象广阔而变化多端。
汉朝军队守卫着各个郡国,胡人的马匹窥视着防御工事。
每晚都能听到悲伤的胡笳声,戍边的士兵们向南凝望。

注释

月:月亮。
海上:海面。
气:气息,这里指气势。
逐:跟随。
边风:边境的风。
壮:雄壮。
万里:非常遥远。
度:越过。
关山:关隘和山脉。
苍茫:广阔无垠。
非一状:形态各异。
汉兵:汉军。
开:守卫。
郡国:古代行政区划。
胡马:胡人的马。
窥:偷看,窥探。
亭障:防御工事。
悲笳:悲伤的胡笳声,古代的一种乐器。
征人:戍边的士兵。
起:起身。
南望:向南眺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战争氛围的画面,通过对月亮、自然景观和军事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边疆战士孤独、哀伤的情怀。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这里用“月生”来描绘月亮的诞生之美,同时将这份美景与边塞的辽阔联系起来,使得那份自然之美也带上了几分雄壮和孤独。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诗人通过对广袤山脉的描绘,表现了边疆地势的开阔与复杂,不同的地形造成了不同的景象,这里的“苍茫”形容的是无边界的荒凉之感。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诗人转而描述战争的场面,“汉兵”代表着中原王朝的军队,而“胡马”则是对敌对民族的指称。这里通过对双方军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紧张与冲突。

最后,“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诗人在夜晚听到了哀伤的笳声,这种声音往往是战争中的哨子或号角,它唤醒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征人在夜里仰望南方,也就是他们心中所向往的家园方向,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念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边塞战争氛围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0)

崔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 字:安成
  • 籍贯: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653-706

相关古诗词

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

曹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

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

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

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拟古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

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

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

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

所思在河处,宛在机中织。

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

夙龄负奇志,中夜三叹息。

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班张固非拟,卫霍行可即。

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飧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哭蒋詹事俨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

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

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雅量沧海纳,完才庙廊施。

养亲光孝道,事主竭忠规。

贞节既已固,殊荣良不訾。

朝游云汉省,夕宴芙蓉池。

汲黯言当直,陈平智本奇。

功成喜身退,时往惜年驰。

镇国山基毁,中天柱石颓。

将军空有颂,刺史独留碑。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昔余参下位,数载忝牵羁。

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

竹林常接兴,黍谷每逢吹。

逸翰金相发,清谈玉柄挥。

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遗爱犹如在,残编尚可窥。

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形式: 古风

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

宛生长定□,俯压三江口。

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

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

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后。

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

隐侯有遗咏,落简尚馀芳。

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

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

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