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

宛生长定□,俯压三江口。

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

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

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后。

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

隐侯有遗咏,落简尚馀芳。

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

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

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登上西北楼,楼高石墙坚固。
这里长久安定,俯瞰三江交汇之处。
阶梯排列如鸟衡交错,间距疏阔过牛斗星区。
左右两侧有会稽山镇守,进出皆经具区泽地。
越地山岩耸立前方,钱塘江水浩渺在后。
此地实为东阳,自古以来就是山水之乡。
隐侯曾留下诗篇,简册中仍有其芬芳。
昔日万物依旧,但诗人已逝去。
我有幸在此地做官,自少年起就投身文坛。
遗憾未能再见先生,只能神魂相望于远方。

注释

旦:早晨。
峻:高峻。
石墉:石砌的城墙。
定□:安定区域。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具区:太湖的古称。
越岩:越地的山岩。
浙江:古称钱塘江。
东阳:古代地名,今浙江金华一带。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
文场:文人的圈子或文学领域。
夫子: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神期:精神上的期待或遥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一座位于西北的高大楼阁,鸟语交织,楼台接连,气势磅礴。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长江、黄河、淮河三江之口的壮观景象。楼前有岩石林立,楼后则是浙江河流蜿蜒曲折。这是一个山水相依的美丽乡村,也是历史上隐侯曾经留下诗篇的地方。诗中提到“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和人物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表露出对夫子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仍旧保持着文墨不渝的承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怀念。

收录诗词(20)

崔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 字:安成
  • 籍贯: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653-706

相关古诗词

对雨送郑陵

别愁复经雨,别泪还如霰。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诸公谒启母祠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

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

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

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