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院

自入西州院,唯见东川城。

今夜城头月,非暗又非明。

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

惨悽且烦勌,弃之阶下行。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

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

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

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

感怆正多绪,鸦鸦相唤惊。

墙上杜鹃鸟,又作思归鸣。

以彼撩乱思,吟为幽怨声。

吟罢终不寝,鼕鼕复铛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自从进入西州的官署,只见东川城的景象。
今晚城头上的月亮,既不明亮也不昏暗。
文案和床席上堆满文件,翻阅着关于罪与罚的记录。
心情凄凉又烦闷,将这些扔在台阶下。
怅然望着天际运转,心绪波动牵动万里情感。
星辰依次出现,牛郎织女仿佛颠倒倾斜。
更何况这风中的柳树,枝条繁多如千万茎。
看到篱笆下的竹笋,也已长短不一地生长。
心中感慨万千,乌鸦的叫声更添惊慌。
墙上的杜鹃鸟,又发出思归的哀鸣。
用这些纷乱的思绪,吟成幽怨的诗行。
吟唱后终究无法入睡,只听见深夜里的钟声铛铛。

注释

自入:自己进入。
西州院:西部地区的官府机构。
唯见:只看见。
东川城:东方河流旁的城市。
今夜:今晚。
城头月:城墙上方的月亮。
非暗又非明:既不明亮也不算黑暗。
文案:公文文件。
床席满:到处都是,形容多。
卷舒:打开和卷起,指处理文件。
赃罪名:犯罪与惩罚的记录。
惨悽:悲伤。
烦勌:烦躁疲倦。
弃之:丢弃它们。
阶下行:台阶下面。
怅望:惆怅地望着。
天回转:天空的运转,比喻时间流逝。
动摇:摇动,此处指心绪不宁。
万里情:形容思绪遥远、广泛。
参辰:星辰,特指二十八宿中的参星和辰星,这里泛指星星。
次第出: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牛女:牛郎星和织女星。
颠倒倾:仿佛颠倒倾斜,形容星象变化或心情混乱。
况此:何况这。
风中柳:在风中摇曳的柳树。
枝条千万茎:形容柳树枝条极多。
到来:等到。
篱下笋:篱笆下的竹笋。
长短生:长出不同长度,表示时间已过,事物发生变化。
感怆:感慨悲痛。
正多绪:正是思绪纷繁的时候。
鸦鸦:乌鸦的叫声。
相唤惊:互相呼唤,引起惊慌。
墙上:在墙壁上。
杜鹃鸟:一种鸟,传说中会啼血,常象征思乡之情。
思归鸣:发出想回家的鸣叫。
彼:那些。
撩乱思:纷乱的思绪。
吟为:吟诵成为。
幽怨声:哀怨的声音。
吟罢:吟唱结束后。
终不寝:始终无法入睡。
鼕鼕复铛铛:形容深夜里持续的钟声或其他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州院内的孤独与怀念之情。开篇即以“自入西州院,唯见东川城”设定了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寂与对远方的眷恋。接着,“今夜城头月,非暗又非明”描绘了一种朦胧、不明确的情境,这里的“月”象征着思念之情,而这种情感既不是明朗的希望,也不是深沉的绝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一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对过往的往事进行回顾与反省。这里的“文案”、“床席”都是书籍和生活的象征,而“赃罪名”则暗示了过去的过错或遗憾,这些都让诗人的心情变得复杂而沉重。

“惨悽且烦勌,弃之阶下行”表现出一种放弃与解脱的情感,但这种解脱并不彻底,因为接下来的“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和内心深处的不舍。这里的“怅望”和“动摇”都强化了这种复杂的情感。

以下几句,“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其中“参辰”、“牛女”指的是星宿,这里的天文现象与“风中柳”的形象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无边界、无尽头的感觉。这些景物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感怆正多绪,鸦鸦相唤惊。墙上杜鹃鸟,亦作思归鸣。”则是对诗人情感的进一步描摹,其中“感怆”、“鸦鸦相唤惊”和“墙上杜鹃鸟”都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而“亦作思归鸣”则更加强调了诗人的归属感和对故土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象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愁与思乡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西还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形式: 五言绝句

阳城驿

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

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与曾闵俦。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一夕不相见,若怀三岁忧。

遂誓不婚娶,没齿同衾裯。

妹夫死他县,遗骨无人收。

公令季弟往,公与仲弟留。

相别竟不得,三人同远游。

共负他乡骨,归来藏故丘。

栖迟居夏邑,邑人无苟媮。

里中竞长短,来问劣与优。

官刑一朝耻,公短终身羞。

公亦不遗布,人自不盗牛。

问公何能尔,忠信先自修。

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雠。

声香渐翕习,冠盖若云浮。

少者从公学,老者从公游。

往来相告报,县尹与公侯。

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荐舟。

天子得闻之,书下再三求。

书中愿一见,不异旱地虬。

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

何以持为御,驷马驾安辀。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我实唐士庶,食唐之田畴。

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

来为谏大夫,朝夕侍冕旒。

希夷惇薄俗,密勿献良筹。

神医不言术,人瘼曾暗瘳。

月请谏官俸,诸弟相对谋。

皆曰亲戚外,酒散目前愁。

公云不有尔,安得此嘉猷。

施馀尽酤酒,客来相献酬。

日旰不谋食,春深仍敝裘。

人心良戚戚,我乐独由由。

贞元岁云暮,朝有曲如钩。

风波势奔蹙,日月光绸缪。

齿牙属为猾,禾黍暗生蟊。

岂无司言者,肉食吞其喉。

岂无司搏者,利柄扼其鞲。

鼻复势气塞,不得辩薰莸。

公虽未显谏,惴惴如患瘤。

飞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炎炎日将炽,积燎无人抽。

公乃帅其属,决谏同报仇。

延英殿门外,叩閤仍叩头。

且曰事不止,臣谏誓不休。

上知不可遏,命以美语酬。

降官司成署,俾之为赘疣。

奸心不快活,击刺砺戈矛。

终为道州去,天道竟悠悠。

遂令不言者,反以言为尤。

喉舌坐成木,鹰鹯化为鸠。

避权如避虎,冠豸如冠猴。

平生附我者,诗人称好逑。

私来一执手,恐若坠诸沟。

送我不出户,决我不回眸。

唯有太学生,各具粮与糇。

咸言公去矣,我亦去荒陬。

公与诸生别,步步驻行驺。

有生不可诀,行行过闽瓯。

为师得如此,得为贤者不。

道州闻公来,鼓舞歌且讴。

昔公居夏邑,狎人如狎鸥。

况自为刺史,岂复援鼓桴。

滋章一时罢,教化天下遒。

炎瘴不得老,英华忽已秋。

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

唯馀门弟子,列树松与楸。

今来过此驿,若吊汨罗洲。

辞曹讳羊祜,此驿何不侔。

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

此名有深意,蔽贤天所尤。

吾闻玄元教,日月冥九幽。

幽阴蔽翳者,永为幽翳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何满子歌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

鱼家入内本领绝,叶氏有年声气短。

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才成已夸诞。

我来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飞仲春琯。

广宴江亭为我开,红妆逼坐花枝暖。

此时有态蹋华筵,未吐芳词貌夷坦。

翠蛾转盼摇雀钗,碧袖歌垂翻鹤卵。

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

迢迢击磬远玲玲,一一贯珠匀款款。

犯羽含商移调态,留情度意抛弦管。

湘妃宝瑟水上来,秦女玉箫空外满。

缠绵叠破最慇勤,整顿衣裳颇閒散。

冰含远溜咽还通,莺泥晚花啼渐懒。

敛黛吞声若自冤,郑袖见捐西子浣。

阴山鸣雁晓断行,巫峡哀猿夜呼伴。

古者诸侯飨外宾,鹿鸣三奏陈圭瓒。

何如有态一曲终,牙筹记令红螺碗。

形式: 古风

别李三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

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

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

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