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塞曲

塞云垂天胡草肥,胡儿牧马向金徽。

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

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

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

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秋塞曲》描绘了边塞战场的紧张与激烈,以及战争胜利后军队的归心。开篇“塞云垂天胡草肥”,以壮阔的边塞景象引入,云低垂于天际,胡地的草场肥美,预示着战马的丰足与战场的激烈。接着“胡儿牧马向金徽”,描绘了胡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自在地牧马,但金徽之地的暗示,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

“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两句,通过日夜不息的刀光和横飞的羽檄(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紧迫性。接下来,“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两句,转而描述了朝廷的动员与将士们的英勇,汉皇颁布诏令,将军披挂上阵,准备迎战。

“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则进一步展示了军队的强大与勇猛,熊罴象征着军队的庞大与威猛,日夜出塞,而骠骑则是快速解除敌方包围的精锐部队。最后,“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两句,表达了对胜利消息的期待与对士兵安全归来的关切,捷报一日千里传回,让人期待着三军的平安归来。

整体而言,《秋塞曲》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对胜利和士兵安全的深切关怀,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君之裕州别驾

使者金羁佩紫貂,高杨系马寒无条。

劝君为我且停杯,朔云满地西风骄。

与君结交非一朝,君方绿鬓予垂髫。

父子两世共兰芷,英雄二十犹渔樵。

山中萝薜日携酒,江上芙蓉夜放桡。

愧予已上长杨奏,今君亦结河阳绶。

浮云回首有穷通,丈夫得志无先后。

只今南北讲戈鍪,至使疮痍盈宇宙。

东吴未见净江氛,中原且复忧山寇。

知君久抱青云志,乘时即把苍生救。

忆君先子大夫才,每每逢予青眼开。

冀忠声名昔无比,剑南父老今犹哀。

青天白日同崔嵬,君之往矣何愧哉。

富贵祗如天外云,功名应比庭中槐。

循良汉诏下蓬莱,迟君跃马黄金台。

形式: 古风

金山篇送徐子与奉使江南

昔日秦王鞭石过东海,大者并立小者卧。

东风一夜拔扶桑,片石怒走江中坐。

仟年海若呼不回,一线沧江从此破。

沧江之水何处来,潇湘洞庭苍梧开。

惊涛巨浪几万里,排空拍斗如奔雷。

吁嗟此山何雄哉,白日不动天崔嵬。

下揽吴越荆楚之秋色,上摽钟山渤海之朝虹。

奇峰三百倒悬水,青枫碧树摇玲珑。

金刹琼宇不知数,一一乱插冯夷宫。

有时鼋鼍逐麋鹿,镇日鱼鳖追鸢鸿。

忽然相遇不相识,莫不骇讶狼藉号天风。

白日滚滚去不穷,明月复尔临高空。

万顷珊瑚碎江水,鲛人龙女纷然起。

以手捉之不可得,嫣然一笑沧江底。

怪龙忽上崖头舞,似听山僧读禅语。

龙珠上与月华争,明月不得复为主。

当时赤手缚龙珠,夜半空江骤风雨。

一自此龙失其珠,日月江头怒且呼。

金山昼夜叫猿鹤,丹阳南北愁菰蒲。

徐卿仗节往三吴,渡江先上金山途。

江中怪龙壤相避,山前明月高自孤。

妙高亭上千江秋,千江直与天门浮。

峰头明月能我留,与卿同为汗漫游。

上令星辰不敢收,下令江海不敢流。

龙兮龙兮遁去不知几万里,即有明珠还自投,金山金山慎莫愁。

形式: 古风

蓟门春望

蓟门春望春冥冥,黄鹂交坐啼不醒。

尊前杨柳洒人绿,江上蘼芜愁自青。

楚人瑶瑟怨湘雨,汉室渔竿垂客星。

谁其采药向沧溟,迟我岩前紫石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同峻伯助甫赋得春月

瑶天霜白彩云歇,东风吹出海门月。

紫微仙人醉相逢,摘来挂在黄金阙。

千顷璃璃散万家,直从燕赵望吴越。

伯榆浸湿云孙衣,苍梧泣泠湘君发。

玉兔高啼惊夜乌,青桂低垂碍春蕨。

何当捉尔泛溟渤,夜夜老龙哭深窟。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