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桥上层楼楼上梯,秦淮两岸绿杨堤。
春风影动波光碎,翚翼孤飞雀并栖。
诗人通过"桥上层楼楼上梯"这一精妙的构图,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建筑风貌和层次感。这种叠加的描写,不仅形象地传达了空间的纵深感,还隐含着一种社会生活的繁华与紧密。
"秦淮两岸绿杨堤"则直接点出了诗歌背景,是南京市区的秦淮河畔。这里的"绿杨堤"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生命力和生机。
"春风影动波光碎"中,诗人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细腻情感和生态变化。在这里,春风轻拂,水面被打破原来的平静,而是变得波光粼粼,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一种生命活力与动感。
"翚翼孤飞雀并栖"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偶见一两只鸟儿独立地飞翔或栖息。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写照,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或自由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桥、楼、梯的描绘,再加上春风、波光和翱翼孤雀的动态画面,营造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不详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残枝败叶几沾春,莫问栽培迹已陈。
细雨斜风马无力,萧萧满路更愁人。
春信风生晚汛潮,印沙群鹭立还翘。
凭高一片迷人眼,芦苇丛边雪未销。
书发临安乱,焉知投不虚。
报吾疑疾置,遇客问湖居。
往事馀心力,寒尊作岁除。
寻常饥饱计,相念不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