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震泽道士沈长春

春风归骑柳边停,一上仙台思杳冥。

苕水远从天目下,弁山长绕太湖青。

片云孤鹤吹笙度,千树啼莺把酒听。

最爱笼鹅能好客,无人援笔写黄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访道的雅致画卷。首句“春风归骑柳边停”,以春风轻拂、归骑驻足、柳枝轻摆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一上仙台思杳冥”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与深思。

“苕水远从天目下,弁山长绕太湖青”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远眺苕水源头与近观弁山环绕太湖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片云孤鹤吹笙度,千树啼莺把酒听”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画面。片云孤鹤的悠然自得,与千树啼莺的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又在“吹笙度”和“把酒听”中找到了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一句“最爱笼鹅能好客,无人援笔写黄庭”则以笼鹅好客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即未能将这份美好完全捕捉于笔端,留下永久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隐逸生活以及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玩月和教谕陈启东韵

闽岭岧峣路几层,孤舟载雪兴难乘。

中秋月好应同见,近海楼高不共登。

千里信音回旅雁,半生心事对寒灯。

悲歌莫倚能弹铗,衣马轻肥让五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吴廷晖令子领举予往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渺渺韭溪居上流,相思无奈驻行舟。

天香和月浮丹桂,秋水到门来白鸥。

教子今为探花使,忧君欲起见京楼。

留连故有新诗赠,高谊难将杂佩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吴益之留题接待寺之作

旅寓松陵厌市声,偶从兰若畅幽情。

水边行道来僧影,壁上笼纱护客名。

荷叶补衣秋色净,竹房清暑夜灯明。

庙堂虽与江湖接,未许投閒老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吴泽民归梅堰

宾馆穷经独下帷,吾家同叔每相资。

青山折简招归隐,白首逢人在别离。

此日梅花应待雪,新年芝草又生池。

溪边无数垂杨柳,欲绾行舟住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