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池偶题二首(其二)

方池不见水,但见红与碧。

小雨芰荷翻,一声何处得。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荷池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荷池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美丽瞬间。

首句“方池不见水,但见红与碧”,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方池,本应是清澈见底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只见红与碧两种色彩,仿佛水面被一层薄雾遮掩,或是池中生满了红色与绿色的植物,使得水面呈现出独特的颜色。这种处理手法,既展现了荷池的独特风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状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超越。

接着,“小雨芰荷翻”一句,将画面推向动态。小雨轻洒在荷叶上,荷叶随之轻轻翻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带来了清新悦耳的声音。这里的“芰荷”特指菱角和荷花,菱角生长于水中,荷花则亭亭玉立于水面之上,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荷池的生动景象。

最后一句“一声何处得”,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声可能是远处传来的鸟鸣,也可能是池中鱼儿跃起时产生的声响,或者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丝触动。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听觉元素,更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荷池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池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色彩、声音等多维度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诗意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答袁二玉即送之归馀杭兼柬季伟公

十月黄花犹在径,拥褐徐行黄没胫。

清晨有客叩我门,童子贪眠呼不应。

病身出揖小亭西,袖有新篇为我赠。

临风玉树既皎如,满把骊珠光照乘。

闻君家住西子湖,浩然动我曾游兴。

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

春烟秋月几衔杯,故国旧家同堕甑。

羡君生长久承平,往事何堪入聪听。

南来诗卷气有馀,展读终朝语清醒。

不嫌老马问修途,自愧霜蹄早蹭蹬。

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

君年方壮渠尚强,好上湖船共深订。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小禺二集刘显之六十赠之

白发频添不自休,杜门终日事穷搜。

三千高第中分鲁,七略群书总萃刘。

未拟河汾还献策,无妨匡鼎亦封侯。

生来年齿差相若,经学于君逊一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一)石帆亭

大壑有藏舟,兹帆负而走。

不觉动波涛,但见移星宿。

寄谢济川人,清风在岩岫。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二)樵唱轩

日落山更空,孤亭惬幽赏。

一声何处歌,松风递馀响。

不必问其辞,悠然绝心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