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人陈植青入泮

读书不为名,今人与古比。

读书亦为名,都从采芹始。

少小从予游,及门推质美。

果处囊中锥,颖脱便如此。

尔看马空群,一发直千里。

勿以著初鞭,而画半途止。

古来范子期,重任秀才起。

小就而大成,吾将拭目俟。

形式: 排律 押[纸]韵

鉴赏

此诗《门人陈植青入泮》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比读书之目的与实际效果,以及对后辈陈植青的勉励,展现了深邃的教育哲思。

首句“读书不为名,今人与古比”,开篇即点明读书并非单纯追求名声,而是与古今贤士相提并论,强调了读书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追求。接着,“读书亦为名,都从采芹始”则指出在追求名声的过程中,应从基础做起,如同采摘芹菜一样,脚踏实地,逐步积累。

“少小从予游,及门推质美”描绘了陈植青从小跟随作者学习,其品质之美得到推崇的情景,体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学生成长的期待。接下来,“果处囊中锥,颖脱便如此”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陈植青如同锥子,一旦置于囊中,其锋芒便自然显露,寓意其才华的自然流露和成长。

“尔看马空群,一发直千里”进一步赞扬陈植青的才能,将其比作驰骋千里的骏马,展现出其潜力巨大,未来可期。最后,“勿以著初鞭,而画半途止”告诫人们不应因初期的成就而满足,而应持续努力,避免中途放弃,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古来范子期,重任秀才起”引用历史典故,强调了重视人才的传统,表达了对陈植青的厚望。结尾“小就而大成,吾将拭目俟”则寄语陈植青,希望他能从小有所成就,最终达到大成,表达了对陈植青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既赞美了陈植青的才华与潜力,也传递了关于读书、成长与教育的深刻思考,充满了鼓励与期待之情。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

看鹤盘松顶,煮茗月明天。

此间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学佛,坐久不参禅。

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

杜鹃啼破绿杨烟,别苦不教柳色妍。

同是萱零苫块者,江亭挥手倍凄然。

追思异地萍踪合,清溪瀛水两相连。

臭味投兮肝胆照,荆州识在廿年前。

风雨无间清课事,敲棋煮酒又茶煎。

父事降为兄事列,从来好友本忘年。

鹿岛波平春水绿,故人西望买归船。

万里晴航送君去,清风明月惹情牵。

天涯此后谁知己,殊嗜酸咸且自怜。

珍重窗西时剪烛,心交记取海云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客持图索句图中日出潮上童子吹箫当潮而立画工以是箫世号品箫同音附会名为当朝一品指日高升图予即其寔景题之

东君渡出水迢迢,水上银山万里遥。

惊绝奇观图两大,沧海日兮浙江潮。

童子何知空依傍,苍茫独立最高标。

回澜不射肃王箭,鞭石不遇始皇桥。

当潮指日高升处,万籁无声自歌谣。

造化原来亦一物,清浊吹嘘入管箫。

有人解得呼吸意,一任凌波上碧霄。

五色阳精千顷浪,风云际会看龙跳。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示采儿

人无百岁身,形骸难长保。

人有千载名,读书为最宝。

天分汝颇优,笔阵偶横扫。

学业归精醇,奥义当探讨。

譬诸竭力耕,诗咏既坚好。

无若宋人然,助长苗则槁。

汝今砚上田,耕也未耘草。

不助而或忘,均之归潦倒。

勿谓富于年,及壮未闻道。

转瞬四五旬,后生谁再造。

况汝犹衿青,予几颁白老。

勉旃复勉旃,成名期汝早。

形式: 排律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