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友琴歌并序

壶中九华迷行迹,却累涪翁嗟越壁。

邻笛曾闻吊故人,风烟何况怀先泽。

先公无鹤有琴书,洗心藏密矩不逾。

清摽尚友高友朱,疑接謦欬偕步趋。

七弦泠泠希太古,目送飞鸿落花雨。

莫问成亏昭氏鼓,自克饥寒缓辛苦。

归田宿愿追渊明,琴能有弦胜无声。

未办悬车辞逆旅,晓猿夜鹄空悲鸣。

承家坚子安庸鄙,拱载负薪惟守此。

金瓯顿缺阵云横,垩书伪报苍天死。

石马铜驼堕劫尘,敢云赪尾矜全鳞。

九鼎偏沉泗川水,双锋任跃延平津。

剧怜大雅沦狙驵,奚啻随珠投粪壤。

病骥经年伏枥愁,溟鹏甚日拿云上。

招先三绝壁千寻,百篇斗酒德愔愔。

忍令黄钟逐瓦釜,宜重神物轻兼金。

摩挲额尾窥池腹,绿篆银题森在目。

理轸低回味入禅,束刍想像人如玉。

吾宗旧契悦芝兰,风义相高蓬海山。

了知端士取端友,便托角里邀东园。

鲸波乍返鸱夷舸,龙椁终逃牧儿火。

稽首重翻抱膝吟,忘机祇合焚香坐。

竹洞寒泉思渺弥,鶤鸡欲舞雉朝飞。

好凭达者环中趣,长伴先生画里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王易所作的《尚友琴歌》,以琴为线索,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壶中九华迷行迹”描绘了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氛围,暗示了琴声的深远和引人入胜。诗人通过“涪翁嗟越壁”表达对古人琴艺的敬仰,又借“邻笛吊故人”寄托对逝去亲朋的思念。

“先公无鹤有琴书”赞美先人的遗风,强调琴书之乐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清摽尚友高友朱”进一步表明诗人与高尚之人的交往,琴声中蕴含着友情与敬仰。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七弦泠泠”、“目送飞鸿”等意象,展现了琴音的悠扬与诗人的心境。

“归田宿愿追渊明”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但又因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忍令黄钟逐瓦釜”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呼吁重视真才实学而非世俗虚名。诗中还借“摩挲额尾窥池腹”等细节,描绘了琴的精致与诗人对琴艺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琴声和历史典故,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世事的洞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怀。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阜西吴门后梅隐庐

长星杯酒劝无应,苦荈劳新乐有朋。

至此尚为娱老计,半生真笑在家僧。

一庐梅隐君能健,万壑松涛我欲冰。

乞与岁阑分锦字,海天云树碧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学庵居虔州听秋草庐画竹见贻却寄

久从东海想成连,失喜南云落锦笺。

地绾双江看蚁聚,天留一曲俾龙眠。

披裘倘谢渔竿手,走笔应除玉局仙。

分取听秋庐畔绿,小窗春意得油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宛社十一集祝坡公第九百十一生日

江流入海万波鳞,谁识庐山面目真。

十上建言关大计,千秋谬解作词人。

琼楼玉宇终馀梦,芳草天涯忍送春。

锋隙三冬逋客泪,瓣香今又及兹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病夜吟

悯仰随人违古道,寒温服药应天时。

灯花未落瓶笙寂,明日阴晴那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