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一)

掩兰灯,搴蕙帐。支枕寄幽想。

并入哀丝,秋雨夜深响。

差同忆语如皋,风怀秀水,只付与、旗亭凄唱。

镇惆怅。为卿点染生绡,依约旧门巷。

驻马斜阳,疏柳尚无恙。

断肠剪剪青螺,遥峰两点,可略似、风鬟模样。

形式: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俞陛云所作,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开篇“掩兰灯,搴蕙帐”,以“兰灯”、“蕙帐”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支枕寄幽想”,主人公在枕上寄托着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通过“幽想”二字得以形象地表达出来。

接着,“并入哀丝,秋雨夜深响”,将主人公的思绪比作秋夜中的哀伤之音,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哀丝”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哀愁与痛苦。

“差同忆语如皋,风怀秀水,只付与、旗亭凄唱”,这一句通过回忆与如皋的对话,以及秀美的山水,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只能在旗亭的凄凉歌声中得到寄托。

“镇惆怅。为卿点染生绡,依约旧门巷”,“镇惆怅”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惆怅之情,而“为卿点染生绡,依约旧门巷”则通过描绘为心爱之人描绘生绢,勾勒出旧时门巷的场景,进一步加深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驻马斜阳,疏柳尚无恙。断肠剪剪青螺,遥峰两点,可略似、风鬟模样”,这一段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疏柳依然挺立,仿佛是对主人公情感的慰藉。而“断肠剪剪青螺,遥峰两点”则以自然界的景物来比喻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思念,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的思念、惆怅、怀念等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深情绵长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二)

惜红红,怜素素。未肯絮禅堕。

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

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偏惊眼、此花幽楚。

挽春住。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

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倘容我、夜深私语。

形式:

祝英台近(其三)

髻同心,眉百结。幽绪为君说。

忒煞聪明,宛转陇鹦舌。

难忘拥被宵阑,喁喁恩怨,已帘角、晓光微白。

太憨绝。自怜生小蓬门,薄命感秋叶。

修到梅花,甘作掌书妾。

可能捧砚添香,相偎相觑,愿厮守、鬓丝成雪。

形式:

祝英台近(其四)

理轻帆,移画舸。东去柳园路。

倒映晴岚,妒尔好眉妩。

低回云影笼裾,水香吹鬓,渐棹入、翠烟深处。

尽延伫。贪招流外微凉,更驻小莲步。

手瀹茶香,细拣碧钗股。

人生能几清游,水天閒话,竟忘却、城阴月午。

形式:

祝英台近(其五)

燕来迟,人去早。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