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四)

理轻帆,移画舸。东去柳园路。

倒映晴岚,妒尔好眉妩。

低回云影笼裾,水香吹鬓,渐棹入、翠烟深处。

尽延伫。贪招流外微凉,更驻小莲步。

手瀹茶香,细拣碧钗股。

人生能几清游,水天閒话,竟忘却、城阴月午。

形式: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俞陛云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江南水乡夏日游历图景。

开篇“理轻帆,移画舸”,轻巧地描绘了乘船出游的情景,轻帆与画舸在水上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东去柳园路”则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和目的地,柳园路旁柳树成荫,为旅程增添了几分诗意。

接下来,“倒映晴岚,妒尔好眉妩”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晴朗的山岚比作嫉妒女子美丽眉毛的自然之物,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与人的审美感受相融合的意境。

“低回云影笼裾,水香吹鬓,渐棹入、翠烟深处。”描绘了云影轻轻笼罩在船边,水中的香气随风飘散至人发间,渐渐地,船只驶入一片翠绿的烟雾之中,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充满了神秘与宁静。

“尽延伫。贪招流外微凉,更驻小莲步。”表达了作者对沿途美景的留恋与欣赏,即使是在微凉的水流之外,也愿意停留,甚至在小莲步(可能指小桥或湖中小岛)上驻足,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凉与静谧。

“手瀹茶香,细拣碧钗股。”描述了在旅途中品尝清茶,细心挑选茶叶的过程,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人生能几清游,水天闲话,竟忘却、城阴月午。”表达了对清幽之旅的珍惜与向往,即使是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与闲适,与水天一色的美景对话,忘记城市的喧嚣与时间的流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夏日游历的美好景象,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五)

燕来迟,人去早。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

形式:

祝英台近(其六)

绣帘开,风竹动。疑是佩环弄。

溅泪秋棠,定发去年种。

传来临去馀情,千回百转,只留得、一声珍重。

忆相送。无端一夕天风,吹堕翠翎凤。

惘惘回鞭,懒纵锦丝鞚。

苍凉夜雪黄河,背灯拥髻,可尚有、那人同梦。

形式:

木兰花慢.乱后渡江感赋

莽秋怀无际,又孤艇,石头城。

看风猎牙旌,霜沈朔吹,萧飒堪惊。鸥群。

乱翻雪羽,掠寒涛、欢舞逐船行。

故国周遭山色,新塘日夜潮声。残兵。剑底抚馀生。

往事感东征。念磊落勋名,循环劫烧,天意难凭。

惊魂。畏闻鼙鼓,任千畴、衰草罢春耕。

极目荒荒波路,一丸海月孤明。

形式:

金缕曲.白门怀旧

断雁啼霜紧。溯秋风、蹇驴茸帽,萧寒庾信。

衰柳旗亭残酒在,谁与画阑同凭。

且携上、石城诗艇。

打桨六朝山翠里,旧烟波、泻尽珠帘影。

让鸥鹭,眠沙稳。围棋宾客西园盛。

访残碑、盦空宝华,绛云同烬。

欲倩四弦商妇手,弹向秋空月冷。

恐未必、流莺解听。

自分凝妆眉洗黛,晓窗寒、错怨红菱镜。

尽踏遍,蘼芜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