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施承芳的《泊新淦阻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泊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首句“片帆南指泊西涯”,开篇即点明了船只停泊的位置,同时“南指”二字暗示了航行的方向,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感。“淦水萦回照落霞”,紧随其后,描绘了淦水在夕阳映照下蜿蜒曲折的美丽景象,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江叟得鱼沽白酒,野乌觅食乱黄沙”,通过两个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江边渔民和鸟儿的生活状态,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江叟捕鱼后换得白酒,既体现了劳动的成果,也透露出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态度;野乌在黄沙中觅食,虽是寻常之景,却也充满了自然界的活力。
“参差见影遥村树,三两张灯近驿家”,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从近处的船只、江边到远处的村落、近处的驿站,层次分明,展现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景观变化。参差错落的树影与远处村落的轮廓相映成趣,而近处驿站的灯火则给人以温暖与希望的感觉。
最后,“此去庐陵知不远,石尤为妒且维艖”,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前方路程的期待与憧憬。庐陵作为目的地,象征着旅途的终点与希望,而“石尤为妒且维艖”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石头以情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