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杂感(其四)》由清代诗人杜友房所作,通过深沉的自我反思与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敢援捷径舍康庄,自愧平生少寸长”,开篇即以决绝之语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道路的坚守与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自省。诗人敢于选择不走寻常路,却因自知才学不足而深感愧疚,这种矛盾的心理描绘出诗人既追求独特又渴望卓越的内心世界。
颔联“几辈从戎鞭力健,频年煮字墨痕香”,转而描述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状态。他或许曾投身军旅,以坚韧之力守护国家;亦或潜心文学,以笔墨为伴,享受创作的乐趣。这两句通过“从戎”与“煮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多面的人生经历与丰富的情感体验。
颈联“空余摇落三椽屋,只合投闲半亩塘”,诗人在此联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三椽屋象征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而“投闲半亩塘”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的差距。
尾联“却忆芳郊行乐处,好花无限媚春阳”,诗人最后回忆起昔日与自然共融的美好时光,那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里,花朵绽放,春光无限美好。这一联不仅是对过往快乐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能够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层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生活经历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