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形式: 排律

翻译

百灵鸟在轩后飞翔,万国的君主聚集涂山。
怎比得上当今英明的君主,超越古人独自照亮未来。
他的声威教化遍布四海,各国都来朝拜如同百川归海。
他的声音如玉佩锵锵作响,光芒如同金蝉般耀眼。
美好的阳光照耀着装饰华丽的车驾,高高的旗帜飘扬着绿色的烟雾。
宫廷的丰盛超过帝王的聚会,广大的音乐盛典胜过天宫的盛宴。
东方的曙光带来喜悦,又吟唱起南方和煦的风歌。
我愿献上光明与荣耀的庆祝,愿这延续亿万年。

注释

百灵:古代神话中的吉祥神鸟。
轩后:宫殿的后方,比喻君主所在。
涂山:古代重要聚会之地。
睿哲:明智而有远见的君主。
迈古:超越古人。
声教:声威和教化。
朝宗:各国朝拜中心。
锵洋: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淑景:美好的时光,指朝阳。
雕辇:雕刻装饰的车驾。
钧天:天庭,极言音乐之盛。
东日户:象征希望和新生的东方日出。
南风篇:可能指《诗经》中的《南风》,寓意和煦的风。
光华庆:光辉的庆典。
亿万年:极言时间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魏徵在隋末唐初所作,名为《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朝会景象,以及对君主的颂扬之词。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这里设想了一个宏伟的场面,百官侍立在宫殿之后,万国来宾聚集于涂山。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朝廷的威严与对外的影响力。

“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君主智慧和德行的赞美,将其置于历史之巅,超越古代圣明之君。

接下来的“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则进一步强调了君主教化与影响力之广泛,声称君主的教诲如潮水般遍布四海,而朝廷的宗族血脉犹如江河,源远流长。

“锵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一联中,通过对宫廷装饰和音乐的描写,展示了朝会的奢华与祥瑞之气。玉佩鸣响、金蝉闪耀,都象征着君主权力的璀璨。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两句则是对车驾和旗帜的描绘,雕辇(古代帝王所乘的华丽车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高举的旗帜飘扬着翠绿色的烟霭,都表现了君主威仪与朝廷的盛况。

“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一联中,“庭实超王会”表明这次朝会的规模超过了古代著名的王者之会,而“广乐盛钧天”则强调了朝会上的音乐与欢乐达到了极致,宛如天上。

最后,“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诗人表达了对这场盛会的喜悦,以及对君主永享安泰的祝福之情。通过“东日户”和“南风篇”的提及,诗人展现了对朝廷文化与文学艺术的赞美,而“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则是对皇权永续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朝会壮观、君主英明和影响力广泛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稳定与文化繁荣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忠诚与政治态度。

收录诗词(38)

魏徵(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 字:玄成
  • 籍贯: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 生卒年:580年-643年2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五郊乐章.白帝商音.雍和

律应西成,气躔南吕。圭币咸列,笙竽备举。

苾苾兰羞,芬芬桂醑。式资宴贶,用调霜序。

形式: 四言诗 押[语]韵

五郊乐章.赤帝徵音

青阳告谢,朱明戒序。咸长是祈,敬陈椒醑。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庶尽肃恭,非馨稷黍。

形式: 四言诗 押[语]韵

五郊乐章.赤帝徵音.肃和

离位克明,火中宵见。峰云暮起,景风晨扇。

木槿初荣,含桃可荐。芬馥百品,铿锵三变。

形式: 四言诗 押[霰]韵

五郊乐章.赤帝徵音.雍和

昭昭丹陆,帟帟炎方。礼陈牲币,乐备篪簧。

琼羞溢俎,玉?浮觞。恭惟正直,歆此馨香。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