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希夷图

三峰亦何峻,白云亦何多。

中有高世士,冥栖掩松萝。

石泉漱寒玉,好鸟间青歌。

歌长一披拂,红紫争纷罗。

山隔五季尘,年颓万里波。

岂无经济策,肥遁矢靡他。

威凤不浪集,冥鸿难重过。

清心探化机,瞑目养天和。

真息深在踵,利贞静不讹。

只疑龙蛇蛰,不管岁月梭。

我欲升玉井,濯手攀嵯峨。

扣关起公语,妙理应如何。

欲去还自休,马图今在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之峻峭、白云之飘渺,以及高士之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诗中以“石泉漱寒玉”、“好鸟间青歌”等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同时通过“红紫争纷罗”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接着,诗人通过“山隔五季尘,年颓万里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在“岂无经济策,肥遁矢靡他”两句中,诗人探讨了隐居与治国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威凤不浪集,冥鸿难重过”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高士比作珍稀的凤凰和鸿雁,强调其非凡的品质和难以再得的珍贵。最后,“我欲升玉井,濯手攀嵯峨”表达了诗人渴望接近并学习高士的精神境界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川迎养图诗十章

东川之漘,栾栾柏松。君子于行,其乐融融。

栾栾柏松,东川之漘。君子于行,其从彬彬。

首之皤皤,仪之䄡䄡。君子有父,聿来自南。

峨峨翟冠,兰充其祎。君子有母,自南偕来。

君子拜稽,言笑嘻嘻。父母圣仁,不我遐遗。

维父与母,眉寿而康。维兄与弟,左右扶将。

行其野矣,有桑有麻。入其邑矣,有弦有歌。

奕奕高堂,式燕以嬉。匪直孝恭,其施孔宜。

凡厥庶民,各有所生。孰时观之,弗感而兴。

懿是孝德,有肇有循。肆庸作歌,以告厥民。

形式: 四言诗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

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

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

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

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

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禹门

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

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

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

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

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

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

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河汾五贤咏五首(其一)卜子夏

浩浩西河流,遥遥东鲁山。

山河远相隔,千里独游还。

升堂奥可入,岂曰文辞观。

相从陈蔡厄,松柏知天寒。

索居晚归来,侯国师甘盘。

去之几千载,高风洒尘寰。

瞻望不可及,青云映西关。

形式: 古风